刷新了2022年以來全球自動駕駛行業IPO規模最大紀錄。
據IPO早知道消息,Pony AI Inc. – W(以下簡稱「小馬智行」)於2025年11月6日正式以「2026」為股票代碼在港交所完成雙重上市。
鑑於機構及市場投資者的強勁需求,小馬智行在本次發行中悉數行使發售量調整權,按最終發售價增發約629萬股額外股份,佔全球發售初步可供認購股份總數的15%。若超額配股權悉數行使,募資總額最高達77億港元。
這意味着,小馬智行創下2025全球自動駕駛最大規模IPO,更是刷新了2022年以來全球自動駕駛行業IPO規模最大紀錄,也成為2025港股AI領域最大規模IPO。
圖片
按照小馬智行的規劃,本次IPO募集所得資金的約9成都將用於推行市場進入戰略並推進L4自動駕駛技術的大規模商業化以及L4自動駕駛技術及解決方案的開發,以進一步更建起構建L4「技術+商業」壁壘。
小馬智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彭軍在上市致辭中表示:「經過近九年的堅持和探索,小馬智行已經站在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的前夜。技術的積累、場景的落地、生態的構建——一切準備正迎來收穫的時刻。港股上市是我們全球資本戰略的關鍵一步,更是我們面向全球市場、鏈接更廣泛資源的重要里程碑。感謝每一位與我們共創歷史的同行者。」
圖片
全球最具價值的自動駕駛公司之一
2024年11月27日,小馬智行以「PONY」為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並通過IPO公開發行和同步私募共籌集約4.52億美元,創下當年美股自動駕駛領域最大規模的IPO。
自美股上市後,小馬智行在公開市場還吸引了包括柏基投資(Baillie Gifford)、公爵資本(Baron Capital)、方舟投資(ARK Invest)、威靈頓資產管理(Wellington Management)、富達投資(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在內的多家知名機構積極買入。
在今年Q2財報發出後,「木頭姐」旗下ARKQ基金先是將小馬智行作為其首次佈局中國L4級自動駕駛公司標的,後又在短短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三次加碼小馬智行。另根據投資機構最新披露的13F文件(機構投資經理持倉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期間,小馬智行獲得至少14家國際資金大幅增持。
更早之前,小馬智行還作為首家L4級自動駕駛公司被納入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HXC),並吸引更多ETF基金、對沖基金、長線投資者的投資。
而在本次香港IPO發行中,小馬智行再次獲得諸多投資者青睞,並引入五大國際知名長線基石投資者,累計認購1.2億美元,其中不乏保誠(Prudentialplc)旗下專注亞洲市場投資的Eastspring,以及Ghisallo、Hel Ved、Athos和Ocean Arete。
據「IPO早知道」瞭解,小馬智行在正式公開發行前便獲得了國際戰略投資方的大額錨定認購,這充分體現了專業長線資金對公司基本面、行業龍頭地位及長期增長潛力的高度認可與強烈信心。另據彭博社報道,全球出行巨頭Uber亦考慮在小馬智行港股IPO中出資認購1億美元。
綜上來看,小馬智行儼然已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自動駕駛公司之一,更是全球資本配置未來出行乃至整個科技產業的重要標的。
圖片
已構建覆蓋「技術-量產-運營」的綜合壁壘
當然,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頂級投資者的青睞,底層原因無疑是小馬智行已通過技術、量產、運營的閉環,構建了對手難以複製的綜合壁壘。
作為中國首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均取得無人駕駛出行服務許可的自動駕駛公司,也是中國唯一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開展全無人Robotaxi商業化運營的公司,小馬智行現已擁有超720輛Robotaxi的車隊。
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小馬智行的第七代Robotaxi日前已上線運營——自11月5日起,第七代極狐阿爾法T5及埃安霸王龍Robotaxi將正式在廣州、深圳等地投入運營。要知道,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從今年4月全球首發、6月開啓路測,僅用時半年即投入正式運營,展現了小馬智行加速Robotaxi規模化部署的決心和實力,也為2025年底實現千輛車隊規模奠定基礎。
在技術端,第七代Robotaxi採用了100%車規級零部件,具有60萬公里設計壽命,自動駕駛套件總成本較上代下降70%,為自動駕駛規模化量產和運營落地掃清關鍵障礙,這也是全球首個基於車規級SoC芯片實現L4級全場景自動駕駛的Robotaxi車型。
圖片
進一步來講,小馬智行的率先規劃化量產更具有兩大價值:
一方面,量產意味着L4級車型落地具有可複製能力——每一輛第七代Robotaxi下線後即具備全無人駕駛能力,在技術端實現了「生產即導向運營」的閉環,有助於縮短技術驗證與服務落地之間的路徑,從而更快地服務於用戶。
另一方面,千臺Robotaxi車隊也意味着小馬智行有望在2025年實現單車運營盈虧平衡(毛利轉正),開始邁向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當Robotaxi投放量在1000臺時,運營會達到盈虧平衡點,越過這個點,每增加一臺車輛我們的成本會更低,毛利率會更高,進入正向的不斷自我造血的階段。」小馬智行副總裁、Robotaxi自動駕駛出行業務負責人張寧曾如是表示。
圖片
Robotaxi收入持續高增長,海外佈局亦提速
體現在財務數據上,小馬智行今年第二季度的Robotaxi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57.8%至1090萬元人民幣(150萬美元),其中來自乘客端的車費收入實現同比增長超過300%。這一增長得益於用戶覆蓋範圍擴大、一線城市用戶需求攀升,以及Robotaxi運營車輛規模增長。基於針對不同客羣的優化定價及運營策略,二季度Robotaxi註冊用戶亦同比增長136%。
圖片
同時,通過優化「人員-車輛」遠程運營比例、降低車輛的保險成本,小馬智行的Robotaxi單位經濟模型(UE)改善顯著——2025年第二季度,小馬智行經調整研發費用為3.16億元人民幣,在產線、物料、人員建設上加速第七代Robotaxi生產和商業落地。
在鞏固乃至擴大國內市場領先地位的同時,小馬智行的全球化業務同樣進展迅速。目前,小馬智行分別在硅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盧森堡設立研發中心,並在韓國、盧森堡、沙特阿拉伯、阿聯酋、新加坡、卡塔爾等國家和地區佈局自動駕駛業務,實現技術和產品出海。
圖片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預測,按 GTV(交易額)計算,全球移動出行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 4.5萬億美元,2030年將進一步增長至4.7萬億美元。在技術進步、扶持政策和硬件成本下降的推動下,Robotaxi服務有望在2026年左右實現商業化。預計2030年前後,Robotaxi服務將進入成熟商業化階段,並在全球主要地區部署。
其中,Robotaxi全球市場規模在2025年預計將達到2.9億美元,到2030年進一步達到666億美元、2035年將達到3526億美元。當然,中國預計將成為最大的Robotaxi服務市場,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達到2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390億美元,約佔全球Robotaxi服務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
圖片
引領全球聚焦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
整體而言,今日成功完成「美股+港股」雙重主要上市,小馬智行為中國一衆L4公司驗證了一條通往公開市場的可行道路——在中國監管最嚴、路況最複雜的一線核心城區實現「全無人收費」,小馬智行以商業實踐的突破,證明了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成熟到能夠滿足最高標準的監管要求,創造真實的商業收入。通過小馬智行獨特的「技術+車輛+運營」的生態閉環,使其第七代Robotaxi能以實現 「套件總成本下降70%」 的規模效應快速鋪開,這正是其 「千臺車隊實現UE轉正」 商業目標的底氣所在,為行業提供了可複製的商業化範式。
對於小馬智行而言,今日順利完成兩地雙重上市,不僅拓寬了小馬智行的全球投資者基礎,提升股份流動性,更有望在短期內加入港股通,進一步打開內地資金參與通道,為其全球化戰略注入強勁動力。
而對於中國汽車產業而言,在以電動化、智能化為特徵的第三次革新的背景下,小馬智行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完成兩地上市,更標誌着中國在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中迎來關鍵轉折,讓全球都聚焦中國自動駕駛乃至整個科技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