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商軟件平臺 Shopify Inc 將於11月4日盤前發佈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
上季度回顧
Shopify在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為26.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0.45億美元增長31.1%;其中,來自訂閱的收入為6.5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63億美元;來自商戶解決方案的收入為20.2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4.82億美元增長36.57%。
第二季度淨利為2.9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41億美元增長20.7%;淨利為9億美元,上年同期的淨利為1.71億美元;淨利大增的背後是,2025年第二季度計入了股權和其他投資的淨未實現收益6.8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7900萬美元。
本季度預期
Shopify預計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率在 20% 至 20% 之間;毛利潤同比增長率在 20% 左右;營業費用佔收入的 38% 至 39%;股權激勵支出為 1.3 億美元;以及自由現金流利潤率在 15% 至 10% 之間。
據老虎國際APP數據,分析師普遍預期Shopify三季度總收入27.56億美元,每股收益0.336美元,息稅前利潤4.27億美元。
數據來源:老虎國際APP
本季度展望
支付滲透率與收費率的聯動效應
支付相關的商戶解決方案繼續成為收入擴張的核心驅動力,相當部分增量來自Shop Pay與結算能力的進一步滲透。多家媒體與研究渠道指出,歐洲與北美的企業級客戶對Shop Pay組件接受度提升,結算轉化效率變好,這對收費率形成正向拉動,同時為跨境交易的流量與結算路徑提供更穩定的體驗(Reuters、Bloomberg、MarketWatch的三季度預覽均強調支付滲透與結算效率)。支付滲透率的提升並不只是GMV量的擴大,更體現為每筆交易的流程優化與失敗率降低,在費用端相同或更好紀律的前提下,毛利端的結構性改善更易體現出來。若大型與跨境商家在三季度繼續採用Shop Pay並增配支付相關增值服務,商戶解決方案的收入增速有望處於一致預期區間的中上沿,並為整體毛利率落在53%-54%提供支撐。結合Q2披露的商戶解決方案同比增長36.5%,當前支付滲透帶來的收費率提升仍具延續性,市場對該板塊在三季度維持強勢的信心較足。
生態產品帶來的毛利結構優化
高毛利的生態模塊被多家研究所歸納為三季度毛利改善的重要抓手,包含廣告、稅務與資本等產品(Barron’s與Bloomberg的預覽報道反覆提到這些模塊對毛利的貢獻)。這些產品不僅提高訂閱端的MRR質量,也通過更好的數據與工具鏈提升商家的轉化與復購效率,從而在不明顯犧牲商戶解決方案增速的前提下改善綜合毛利結構。管理層在二季度溝通中強調將繼續在產品體驗與跨境工具上迭代,生態與支付的協同是提升轉化與結算效率的關鍵(MarketWatch報道的預覽中也強調AI工具對轉化率的幫助)。預計綜合毛利率為53%-54%的區間與生態端持續增強密切相關,若組件採用率與結算效率進一步提升,毛利率區間上沿的實現概率更高。生態模塊的優勢還在於擴展性強、邊際成本較低,在多渠道場景下能夠以較低的增量費用帶來更高的毛利貢獻。
AI與效率提升下的費用槓桿
三季度的一個核心看點是費用端的紀律化管理與效率提升是否能兌現到利潤率與EPS中。機構預覽普遍指出,公司在營銷恢復投入的背景下依舊強調回報約束與費用紀律,疊加AI在商家工具與運營流程上的應用,有利於形成費用槓桿(MarketWatch與Reuters的預覽均提到「disciplined opex」與「AI-enabled tools」)。從經營邏輯看,AI與自動化能夠在開發、客服支持與風控等運營環節降低耗時與人員成本,同時在轉化環節提高商家GMV的質量,從而使費用佔比相對穩定而收入增速得以保持。在一致預期淨利率約9.5%的假設下,只要支付與生態增長不伴隨費率明顯下壓,淨利端有望隨毛利改善而穩步上行,推動調整後EPS在0.24-0.25美元區間落地。考慮到Q2的毛利率已經擴張至53.3%,費用側若能維持紀律並實現更高的投產比,三季度EPS位於區間中上沿的條件具備。
B2B與線下一體化對GMV與粘性的提升
此前披露的B2B GMV同比增長109%與線下GMV同比增長23%,為多渠道場景的拓展提供了實證支撐(The Motley Fool的分析與Q2表現報道)。三季度預覽裏,多家渠道將POS與企業級客戶遷移視為重要變量,核心在於Shop Pay組件與POS功能在企業級品牌中形成一體化的閉環,從而提高收費率與支付滲透。B2B的GMV結構通常客單更高、需求更穩定,與線下場景的打通能在銷售鏈路上形成更順暢的結算與庫存協同。對收入與毛利的影響,一方面是GMV的穩定性與客單提升將改善商戶解決方案的質量,另一方面是生態模塊在企業客戶中的採用往往更完善,帶來訂閱端的增量與毛利改善。費用端若延續在人員與營銷上的紀律化管理,結合AI對開發、支持與運營流程的賦能,有利於維持Opex對收入的槓桿效果。在這種框架下,機構對調整後每股收益的預期集中在0.24-0.25美元區間,與B2B與線下場景的協同推進相互呼應。
企業級遷移與跨境能力的持續放量
預覽報道普遍強調企業級客戶遷移的進展,這是拉動商戶解決方案與生態採用率的中期驅動(Bloomberg與Barron’s的三季度預覽均強調大型品牌遷移)。大型品牌的導入不僅會提升GMV的體量,也會帶動多模塊的配套需求,包括稅務、資本、廣告與跨境工具等,從而在收入與毛利兩端形成提升。跨境能力的迭代與支付能力的擴展,能夠縮短結算週期並降低失敗交易率,使收費率與毛利額更加穩定。若企業級遷移速度延續,疊加Shop Pay在EMEA與北美的更廣泛採用(Reuters報道指出企業端對Shop Pay的接受度上升),三季度的收入與毛利率有望實現一致預期區間中上沿的結果。長期看,這一趨勢將逐步提升訂閱端的MRR質量與生態組件的穿透率,有助於穩定利潤結構。
總結
三季度的關鍵觀察點在於企業級遷移、B2B與線下場景的延續,以及Shop Pay在EMEA與北美的進一步採用。若這些變量如預覽所示繼續推進,收入與毛利率落在一致預期區間的中上沿具有基礎支撐,調整後EPS在0.24-0.25美元區間的概率較高。整體判斷更傾向於關注毛利結構的持續改善與費用紀律的兌現,這將決定利潤質量能否在增長中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