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預先披露其第三財季業績將大幅低於預期後, 超微電腦 股價週二盤後重挫15%。而這一暴跌背後,可能暗藏着客戶正在向英偉達新一代芯片產品過渡的深層原因。
超微電腦將業績預警歸咎於"客戶對平臺選擇的猶豫不決",同時指出由於老一代產品庫存增加導致計提更多準備金,每股收益將遠低於預期。公司預計第三財季營收爲45億至46億美元,遠低於此前50-60億美元的預測區間;調整後每股收益預計爲0.29-0.31美元,同樣不及最初0.42-0.62美元的目標。FactSet數據顯示,華爾街分析師此前普遍預期該季度營收將達54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0.53美元。
公司聲明指出:"第三財季GAAP和非GAAP毛利率較第二財季下降220個基點,主要源於老一代產品庫存計提增加,以及爲確保新產品及時上市產生的加急成本。"分析人士認爲,這暗示着客戶正在轉向英偉達最新推出的Blackwell系列AI計算平臺。英偉達曾表示,今年初剛面世的Blackwell系列產品現已售罄。
Evercore ISI分析師團隊在研報中指出,超微電腦本季度遭遇訂單延遲,反映出客戶更傾向於等待新一代產品而非採購現有型號。"我們認爲這表明超微當前產品組合仍以Hopper架構爲主,而客戶正等待Blackwell產能爬坡。這對持有過量Hopper庫存的供應商而言確實是個隱患。"報告同時提及,儘管不直接覆蓋超微,但 慧與科技 (HPE)高管在上月財報會上也透露類似趨勢——其AI服務器收入70%來自Blackwell平臺,且AI相關庫存水平較高。
"隨着服務提供商和模型開發者加速轉向最新技術,我們需要更長時間來消化現有庫存。"慧與CEO安東尼奧·內裏當時向分析師解釋道。儘管超微股價自2月因延遲提交財報面臨納斯達克摘牌風險時觸及的97.67美元低位已有所反彈,年內仍累計上漲約18%,但盤後交易顯示其股價較2025年峯值已下跌近70%。
超微電腦宣佈將於5月6日美股收盤後正式發佈第三財季業績。截至發稿,超微與英偉達方面均未就此事置評。市場分析認爲,此次業績"爆雷"凸顯出AI芯片迭代週期對供應鏈企業的深遠影響——誰能更快擁抱新技術浪潮,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先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