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稅推高物價、通脹持續、利率攀升及就業市場前景不明的多重壓力下,美國消費者正面臨嚴峻的信貸抉擇。三大信用評分機構之一FICO宣佈重大變革:將於2025年秋季把"先買後付"(BNPL)貸款數據納入信用評分模型,這或將重塑數百萬消費者的信貸格局。
BNPL服務提供商Affirm、Klarna等平臺憑藉"零息分四期"的便捷支付模式,正吸引越來越多資金緊張的消費者。美聯儲調查顯示,使用BNPL服務的消費者比例從2021年的10%攀升至去年的15%,部分民調甚至顯示該比例超過40%。令人擔憂的是,LendingTree最新報告揭示,25%的BNPL用戶將其用於購買食品雜貨,較一年前激增11個百分點,在Z世代羣體中該比例高達三分之一。
當前信貸環境充滿挑戰: • 消費者信心指數驟降,從98.4滑落至93 • 5月個人消費意外萎縮0.1%,逆轉4月0.2%的增長 • 6月通脹加速至2.7%,創年內新高 • 信用卡欠款逾期率自2021年來持續上升,低收入區域增幅達63%
儘管信貸環境趨緊,維持良好信用評分仍至關重要。Experian數據顯示,美國平均信用評分爲715分(良好級),但仍有13.2%消費者處於300-579分的"較差"區間。FICO評分模型五大要素揭示關鍵:還款記錄佔35%、負債水平佔30%、信用歷史長度佔15%、新增信貸佔10%、信貸組合佔10%。
三大信用管理策略助您守護信用: 1. 定期審查信用報告:關注異常記錄如寄往舊地址的未付賬單 2. 精簡信用卡策略:優先註銷年費高昂的新開卡,保留歷史悠久的賬戶 3. 避免高頻申卡:每次申請產生信用查詢記錄,短期多次查詢可能降低評分
聖路易斯聯儲報告警示,信用評分雖非衡量財務健康的完美標尺(美國人均淨資產超百萬但中位數僅19萬美元),但在經濟動盪時期尤爲關鍵。U.S. Bank財富管理部指出,儘管消費者面臨高利率與物價上漲壓力,悲觀情緒未必直接導致經濟衰退,但依賴信貸消費的趨勢正在強化。
FICO副總裁Julie May強調:"BNPL已成爲消費者金融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模型將幫助貸方更精準評估信貸資質。"專家建議,與其臨時抱佛腳玩弄信用評分技巧,不如建立長期健康的財務習慣:保持低信用利用率、按時償還賬單、及時處理閒置會員賬戶。
當前經濟環境下,消費者應警惕三大風險: ⚠️ 用BNPL購買必需品可能導致債務螺旋 ⚠️ 頻繁開卡關卡損害信用歷史長度 ⚠️ 突發失業等危機易引發財務崩盤
美聯儲數據顯示,儘管信用卡債務總額在首季下降290億美元至1.18萬億美元,但在通脹持續、降息預期推遲的背景下,消費者亟需重構財務防線。歷史經驗表明,信用評分如同需要精心呵護的夥伴,唯有持續維護方能穿越經濟週期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