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 公佈了低於預期的季度財報,同店銷售連續第五個季度下滑,但公司表示復興計劃已初見成效。
CEO Brian Niccol 在官網發佈的視頻中説:“我們的財務數據還不能完全反映我們的進展,但我們的‘迴歸星巴克’計劃確實已經開始見效。我們正在快速試錯,店裏的一些變化已經能看出來了。”
這些調整包括:
減少咖啡製作自動化的計劃
增加人手投入,比如多請了些咖啡師
這也導致本季度的利潤受到了一定影響。
Niccol 表示,現在還不能用“每股收益”(EPS)來衡量公司是否成功,因為這是一個轉型期。
但公司也面臨外部挑戰,比如特朗普政府的新關稅政策可能會影響咖啡豆成本和消費者購買力。CFO Cathy Smith 透露,星巴克10%到15%的產品和配送成本來自原始咖啡豆。
公司在文件中提到,今年餘下時間仍會面臨宏觀經濟挑戰,比如關稅和咖啡價格波動,並會盡量減輕其帶來的財務影響。
受此影響,星巴克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了6%。
財務表現與華爾街預期對比如下(數據來自分析師調查):
每股收益:41美分(調整後) vs. 49美分(預期)
營收:87.6億美元 vs. 88.2億美元(預期)
第二財季淨利潤為3.84億美元(每股34美分),相比去年同期的7.72億美元(每股68美分)腰斬了一半。
運營利潤率從12.8%降至6.9%,主要是因為公司加大了復興投資,比如招聘更多員工。
儘管在人力上投入更多,公司卻減少了設備方面的投入,比如不再推廣冷萃咖啡設備,也暫停了食物加熱設備的更新。
Niccol 表示:“我們更專注於人力,希望通過改善服務效率和顧客互動來減少未來的設備投資。”
在美國之外的市場,公司通過促銷吸引顧客,同時也產生了企業重組相關的成本。
扣除這些重組成本後,每股收益為41美分
營收同比增長2%,達到87.6億美元
但同店銷售繼續下滑,這是連續第五個季度下跌
消費者在美國和中國(星巴克最大兩個市場)都偏向選擇更便宜的咖啡品牌。
Niccol 去年9月上任後提出“迴歸星巴克”計劃,目標是重回“以咖啡和顧客體驗為核心”的路線。他表示,雖然初期財務數據不理想,但營銷內容開始打動消費者,門店服務速度也在改善,比如正在努力實現“四分鐘內完成每個訂單”的目標。
不過,第二季度全球同店銷售仍下降了1%,主要是因為交易次數下降了2%。
在美國,交易量下滑4%,導致同店銷售下降2%
在中國,同店銷售持平,交易量增長但客單價下降
去年10月,星巴克暫停了2025財年的業績展望,並推出早期轉型方案,包括裁員。2月底,星巴克宣佈裁撤1100個公司崗位和數百個空缺職位。
展望未來,星巴克計劃改善門店環境,比如增加更舒適的座位和“高端設計”,吸引顧客多停留一會兒。同時還將改革創新流程,優化員工排班、服務標準和點單系統,以提升整體顧客體驗。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