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公司已積累570億美元現金儲備,且規模持續增長。這家芯片製造商上週宣佈將股票回購計劃增加至創紀錄的600億美元,再度引發華爾街關於此舉對一家市值4萬億美元企業是否合理的辯論。
本財年上半年,英偉達已回購243億美元股票。此次600億美元授權是在去年500億美元回購計劃基礎上的擴容,而該計劃已是前一年250億美元規模的兩倍。
去年500億美元回購計劃宣佈時,分析師們就對其合理性存在分歧。如今追加的600億美元計劃正在引發更深入討論。Freedom Capital Markets董事總經理保羅·米克斯表示,他不看好高增長科技公司進行股票回購,尤其是那些具備持續高速增長潛力的企業。
"英偉達現金流極其充沛,"米克斯表示,該公司資本支出不高,還通過戰略性收購提升自由現金流。對於股票回購行為,米克斯通常更希望企業將資金投入其他領域,例如研發新產品管線,"因為當AI基礎設施建設放緩時,這些儲備將至關重要。"
米克斯指出,英偉達最新推出的3500美元Blackwell架構機器人計算機Jetson Thor,表明公司"顯然正定位成為黃仁勳所稱物理AI領域的領導者"。對市值4萬億美元的企業而言,米克斯認為回購"影響有限",儘管這可能有助於避免員工股票期權行權導致的股權稀釋。
"在這種情況下,我更希望資金被用於其他領域,"他表示。最新600億美元回購授權沒有時限,這讓米克斯認為公司可能"更多是在作秀——因為公司規模如此龐大,即使執行回購,流通股數量也不會顯著減少。"他補充道,英偉達或許想表明:即使股價接近歷史高點,"我們仍認為有上漲空間。"
米克斯始終擔憂進行大規模股票回購的企業可能缺乏足夠穩健的研發管線。"當下最典型的例子或許是蘋果,"他指出。這家科技巨頭四年來營收增長乏力,但通過股票回購減少流通股數量,仍能實現每股收益兩位數增長,"僅憑此舉就能獲得5%至6%的增長。"今年五月,蘋果公司董事會批准了追加1000億美元普通股回購計劃,此前一年剛推出1100億美元回購計劃。
"我希望英偉達確實擁有產品計劃,"米克斯表示,無論是自動駕駛還是機器人領域。另一方面,資產管理公司Navellier & Associates創始人路易斯·納維利爾認為,英偉達股票回購是明智之舉——特別是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在華業務不確定性導致股價回調的背景下。納維利爾透露英偉達是其最大持倉之一。
英偉達公佈第二財季業績後股價小幅下挫。數據中心業務略微未達預期,以及未將中國市場納入10月財季指引的決定,可能是導致下跌的原因。投資者原本期待公司明確本財季初被特朗普政府實質上禁止向中國客戶銷售H20芯片後的政策走向。本月早些時候,美國政府暗示若英偉達與美國分享部分收入可撤銷禁令——但財務總監科萊特·克雷斯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美國政府尚未發佈編纂此類要求的法規"。
克雷斯稱,由於持續存在的"地緣政治問題",業績指引未計入H20芯片收入,但若緊張局勢緩解,該季度可出貨20億至50億美元H20芯片。納維利爾稱,600億美元回購計劃可能是公司自信心的體現。"董事會持續批准回購,且規模不斷擴大,這是個好信號。"除強勁現金流外,納維利爾表示英偉達擁有"驚人的"運營利潤率。儘管利潤率在收縮,"但這是從70%高位下降的,"他補充道。
CFRA Research股票分析師安傑洛·齊諾表示,其團隊認為隨着增長率持續放緩且自由現金流改善,"現金回報股東將逐漸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鑑於英偉達未來12個月預計產生超1000億美元自由現金流,齊諾在書面評論中稱芯片製造商"將擁有額外現金用於投資其認定的機遇領域"。
D.A. Davidson科技研究主管吉爾·盧裏亞對英偉達的投資機遇持類似觀點。"既然他們已在投資增長,且收購其他公司的能力非常有限,股票回購就成為部署可用資本的重要途徑,"盧裏亞在書面評論中表示。
Futurum Group首席運營官丹·奧布萊恩表示,英偉達目前和未來的自由現金流增長意味着公司“必須採取一些措施,因為股東不會願意看到鉅額現金躺在資產負債表上僅僅賺取市場利率。”他補充道,股票回購和私募市場投資是公司資本配置"最合理的選擇"。鑑於華爾街對英偉達業務和指引的預期仍然高企,奧布萊恩認為"沒有比這更好的方式來傳達管理層對業務長期增長潛力的信心了"——這表明他們認為股票長期處於低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