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將於週四美股盤前發佈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四財季業績報告,多家機構預測其核心電商業務將延續穩健增長態勢。
高盛預計阿里巴巴第四季度GMV中個位數增長,淘寶-天貓管理收入增長9%,淘寶-天貓EBITA達39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集團EBITA爲268億元(同比增長12%)。
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包括:
阿里雲資本支出與收入增長 - AI推理需求增長與外國芯片限制下的前景。
阿里雲利潤率走勢 - AI訓練和推理收入貢獻增加與AI相關折舊增加的平衡。
電商競爭格局 - 對淘寶-天貓費率前景的影響,特別是2024年9月引入軟件服務費一週年後的變化。
淘寶-天貓EBITA利潤率展望 - 持續對用戶體驗、商家支持措施和即時購物的投資。
國際業務前景 - 在地緣政治環境變化下的跨境業務前景和未來投資規模/持續時間。
股東回報與資本支出/自由現金流平衡 - 2025年一季度回購放緩至6億美元,低於2024年12月季度的13億美元。
蔡崇信: “電商和雲+AI”是阿里巴巴兩大核心戰略方向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在510阿里日親友見面會上表示,公司聚焦兩大核心戰略方向“電商、雲+AI”,並提到了閒魚、夸克、高德、釘釘、1688等創新業務。
蔡崇信稱,阿里要把AI融入每一塊業務、每一塊環節,未來三到五年,所有業務都應以AI爲驅動。“電商的業務並不佔領對互聯網的入口,因爲電商是一個垂類,有更多其他的互聯網公司佔取了對用戶的入口。如果我們能聚焦在AI上的話,能夠對整個入口的突破,也許我們可以把新的入口用AI的方式做出來,讓我們增加更多的用戶。”
阿里CEO吳泳銘內網發帖:迴歸初心,重新創業
5月9日早間,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內網論壇發帖,呼籲阿里人迴歸初心,重新創業。
吳泳銘強調,阿里的基因裏沒有“守成”,只有“創造”。
吳泳銘表示,AI科技革命將給人類社會帶來深遠複雜的改變,風險與機遇並存。阿里積累的技術、人才和資源,是面向新時代的優勢,但AI跨代際的創新也會瞬間將以往的優勢變爲劣勢甚至桎梏。“我們必須抱着從零開始的心態,像創業公司一樣思考,從中創造機遇,否則我們面臨的只會是風險。
除了感謝阿里家人的支持,吳泳銘還提醒阿里的初心不能變:“重新創業路上,唯一不能變的是初心:幫助解決社會問題,創造客戶價值,站在未來思考。這是阿里巴巴穿越週期走向102年的根基。事實不止一次證明,當我們幫別人解決了問題,自己發展也就不會太差。”
通過同時賣出虛值看跌期權和看漲期權,並買入更低/更高行權價的保護性期權,形成收益有限、風險可控的中性策略。具體參數如下:
到期日:2025年5月16日
賣出期權:120美元看跌期權(Put)+ 145美元看漲期權(Call)
買入保護:115美元看跌期權(Put)+ 150美元看漲期權(Call)
權利金淨收入:約77美元/合約
最大虧損:422.5美元(行權價差-淨權利金)
盈虧平衡點:119.22美元(下方)至145.78美元(上方)
核心邏輯:利用財報前IV高企(71.2%百分位)收取權利金,賭波動率回落及股價穩定在區間內。
適用場景:
預期財報後股價波動小於±10%(當前區間覆蓋±12%)。
適合風險偏好中等、尋求穩定現金流的投資者。
波動率風險:若財報後IV未回落(如超預期消息引發持續波動),策略收益可能被時間價值侵蝕。
方向性風險:若股價突破盈虧區間,需及時平倉。
流動性風險:極端行情下保護性期權(115 Put/150 Call)的買賣價差可能擴大。
免責聲明:以上分析基於歷史數據及市場公開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期權交易風險極高,請謹慎決策。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