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特斯拉員工大會,馬斯克劃出了12個業務重點

Tspace特空間
03-22

北京時間3月21日,馬斯克在特斯拉員工大會上分享了關於公司的最新信息,涉及電動車、儲能、智能輔助駕駛、人工智能計算、人形機器人等諸多業務板塊的最新進展——

【1】當人們談論特斯拉這家公司的目標時,大家可以轉換一下思考的角度,與其說特斯拉在追求可持續能源,不如說特斯拉的目標是追求實現全人類可持續的富足。

馬斯克分享了他對科技最大化助力人類美好將來的設想與實踐。其中,馬斯克指出,可持續發展的將來需要三大支柱,即可持續能源的生成、存儲和交通運輸,最終世界經濟將能夠完全由可持續能源運轉。

此外,基於人工智能所打造的人形機器人,將解放生產力並降低成本,藉助此力量將創造一個人人都能過上富足生活的時代。這也將構成祕密宏圖第四篇章的主要內容。

【2】“Model Y連續兩年成爲全球最暢銷的乘用車,不分能源類型,今年煥新Model Y將繼續蟬聯這一桂冠。”

在中國市場,Model Y已連續兩年蟬聯最暢銷乘用車;特斯拉是歐洲最暢銷的純電品牌,是韓國銷量增速最快的品牌,同時成功開拓了卡塔爾、立陶宛、智利、菲律賓等國家的市場,還將繼續拓展特斯拉銷售網絡所覆蓋的國家和地區,全球人民將來都能買到特斯拉。

作爲全球車型,特斯拉堅持用統一標準制造。Model Y以及Model 3均能滿足多個市場嚴苛標準,同時達到中國C-IASI G級、歐盟E-NCAP五星安全評級、美國IIHS Top Safety Pick+等多個市場最高安全等級。

正如不少行業人士的建議:買車就應該買按照全球標準制造的車,“比如特斯拉這樣的全球車型,能經得住不同國家、氣候、路況以及駕駛習慣的考驗,是真正高品質的車。”

【3】“賽博越野旅行車很快就成爲了細分市場最暢銷車型,並且在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的碰撞測試中獲得全五星安全認證。特斯拉達到‘五星安全’標準的車型再添一員。”

不久前,特斯拉賽博越野旅行車便已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嚴苛碰撞測試中脫穎而出。測評結果顯示,該車型憑藉全項目出色的安全表現,連續第二年獲NHTSA“五星安全”評級,同時創下細分市場車型“最低乘員受傷概率”與“最低側翻風險”兩項歷史最佳紀錄。

“安全至上”一直是特斯拉造車的首要原則。此前,S3XY全系車型在全球主流安全評測機構的碰撞測試中,均獲“五星安全”肯定。

【4】“特斯拉首個製造電動重型商用卡車Semi的工廠即將竣工,我們將生產上百萬輛Semi車型。”

目前多家全球知名企業已將Semi納入車隊,包括全球最大的食品分銷商Sysco、最大的批發分銷商Costco、最大零售商沃爾瑪、第三大飲料公司百事可樂,以及美國十大貨運公司之一的Saia等。行業巨頭的持續青睞,也進一步展現出特斯拉純電動車在商用車市場的潛力和市場吸引力。

據瞭解,相比於傳統柴油重卡,特斯拉Semi的運營成本更低。外媒測算,Semi每英里能耗不到2度電(約1.24度/公里),相當於每公里運營成本約爲5毛錢;同時據易車網測算,一輛50噸的柴油重卡百公里油耗約爲33升,每公里的燃料成本大約在人民幣2.5元左右。也就是說,Semi的運營成本僅爲傳統柴油重卡的1/5。

此前,DHL國際快遞在對特斯拉Semi進行了3000英里(約合4828公里)的運輸測試後,表示:“充電一次就可以滿足長距離貨運需求。”

百事公司也分享了過去一年半來,投入使用約90輛特斯拉Semi的經驗。公司的物流司機們紛紛表示:“Semi的駕駛體驗遠超預期,一旦開過就再也不想開回傳統柴油卡車了。”

【5】“特斯拉無人駕駛電動車能讓一輛家用車的使用率提高10倍,從每週10小時提高到100小時左右,而用戶爲車輛支付的費用幾乎一樣。”

到明年,特斯拉累計產量將超過1000萬輛。即將達成的1000萬車隊規模,也將因此實現5000萬到1億輛傳統車輛所能達成的通行效率。

【6】特斯拉正在佈局純電車型和鋰電池上游的整個產業鏈,已經擁有包括鋰精煉、鋰電池陰極材料製造和鋰電池生產的上下游關鍵環節。特斯拉正在製造全球最高效的鋰電池產品,每千瓦時的成本全球最低。”

【7】“特斯拉在弗裏蒙特的新生產線上生產了第一臺人形機器人,今年會試生產人形機器人5000臺,明年預計生產5萬臺。”

特斯拉擁有其他人形機器人公司所不具備的全部王牌技術,使得特斯拉成爲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大規模生產智能人形機器人的公司:

①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擁有真正的“大腦”,也就是現實世界人工智能的計算分析能力。特斯拉是現實世界人工智能的領軍企業。

②特斯拉爲電動車開發的一切,比如電池、電力電子系統、先進的電驅系統、軟件系統、完全自動駕駛電腦,都適用於人形機器人,技術是同源的。相比之下,它只是一個多了胳膊和腿、少了輪子的機器人。

③特斯拉能夠實現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量產,量產後人形機器人成本大約2萬-3萬美元,可能比一輛車還便宜。它可以當老師、照顧小孩、遛狗、修剪草坪、購物、幫你倒酒水飲料等等。

馬斯克預測,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會成爲人類歷史上產銷量最高的產品,沒有其他產品能夠望其項背,它的銷量會是第二名的10倍以上。

【8】“特斯拉訓練智能輔助駕駛所使用的Cortex算力中心,目前已有超過5萬塊GPU,很快就會達到10萬塊的級別,躋身全球TOP5的超級計算中心。Dojo 2超級計算機即將到來,它將比第一代Dojo超級計算機強大10倍。

Dojo超級計算機已經在紐約超級工廠運行,承擔了特斯拉5%~10%的智能輔助駕駛訓練數據量。

馬斯克表示,2024年特斯拉在AI方面的投資大約有100億美元,其中有大約一半是內部投入,主要用於特斯拉設計的AI推理計算機和所有特斯拉車輛傳感器,以及Dojo超級計算機。

通過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鉅額研發投入,特斯拉正徹底解決硬件成本問題。這些投資也將使特斯拉車輛的成本進一步降低,確保每一位消費者所投入的資金都能充分用於產品本身。

如今,特斯拉已經成爲少有的集齊了海量訓練數據、大規模算力、完全自動駕駛軟硬件、先進製造、可持續能源供給等多張王牌的AI引領者,其人工智能效率大幅領先於其他企業。

【9】“特斯拉全系現款在售車型均已搭載AI 4智能輔助駕駛硬件。雖然特斯拉設計這款硬件已經是一兩年前的事情,但時至今日,市面上依然沒有能夠超越AI 4的智能駕駛硬件。AI 4性能強大,同時能耗極低。”

將來幾年後,特斯拉會不斷推陳出新,推出AI 5、AI 6、AI 7硬件,但這不是“等等黨”不去入手特斯拉的理由,因爲特斯拉進化永不止步,早買早享受。現階段的AI 4對於特斯拉智能輔助駕駛硬件來說能力已經足夠。

在持續不斷的OTA遠程軟件升級下,特斯拉旗下車型還在不斷更新最新功能。據統計,在過去的兩年裏,特斯拉已經向 Model Y 車主推送了上百項軟件更新,真正做到了“越用越超值”。特斯拉不只是當下的標杆級車型,也具備在不久的將來升級至最先進AI科技的可能性。

【10】“特斯拉的智能輔助駕駛在行駛過程中所需的干預越來越少,直至降爲0,它的行駛安全水平最終將超過人類,實現比人類安全10倍的目標。”

特斯拉的智能輔助駕駛(北美稱FSD(Unsupervised))在北美已經能夠實現:從弗裏蒙特工廠下線的特斯拉車輛,能在無人駕駛情況下自行從工廠開到目的地,也就是等待裝上卡車進行長途運輸的停車場。

著名投資管理公司ARK方舟基金曾在報告中出具了一組直觀的安全數據:

特斯拉智能輔助駕駛平均行駛320萬英里(約515萬公里)有可能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而人類駕駛特斯拉時,每行駛58.8萬英里(約94.6萬公里)可能會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智能輔助駕駛的事故率比人類駕駛員低約80%。

相比普通車輛,智能輔助駕駛將行車安全提升16倍;相比其他自動駕駛公司,特斯拉智能輔助駕駛的安全行駛里程數更是高達74倍。

【11】“特斯拉最終能夠實現不到5秒生產一臺特斯拉賽博無人駕駛電動車(Tesla Cybercab)。”它的產線不是典型的汽車工業流水線,更接近消費電子品的高速生產線,流水線移動速度非常快,以至於一般人員是無法靠近產線的。

支持特斯拉產能持續擴充以及新車型生產製造能力的,是特斯拉不斷精進的生產製造技術。得益於創新應用一體化壓鑄技術,特斯拉持續精簡生產製造工藝,馬斯克表示:“我認爲,特斯拉的競爭優勢在於生產製造。”

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應用的6000噸級壓鑄機,在焊接流程中大大簡化了Model Y車型後底板的連接工藝,使車身焊點和塗膠量都大幅降低,將原本需要70多個零件焊接件組成的後底板一次壓鑄成型,不僅極大減少車身焊點,車身的整體強度也得到數倍提升。

一體壓鑄技術縮短下來的製造週期,也能讓公司擁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研發創新技術。長期來看,生產製造將是特斯拉的最大優勢,這也是特斯拉很難被複制的核心要素。

【12】“祝賀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竣工投產,上海智造的首批Megapack儲能系統正式出口。”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儲能超級工廠,將生產特斯拉超大型商用電化學儲能系統Megapack,並實現中國生產、全球交付。

這是特斯拉入華十年來,繼上海超級工廠之後,在中國的又一大型投資項目,建成落地僅用時7個月,比整車工廠更短的建造週期,再次刷新“特斯拉速度”。

2025年3月21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首批Megapack儲能系統正式出口,這不僅標誌着特斯拉在全球儲能市場的進一步佈局,也展現了其電池技術從電動車到儲能領域的強大延伸。

據悉,首批Megapack儲能系統將運往澳大利亞,後續在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生產的Megapack儲能系統將供給國內和亞太市場。

目前,儲能是特斯拉增長最快的業務板塊之一,馬斯克預計2025年將增長50%以上,“從長遠來看,地球上90%以上的電力將來自太陽能和電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