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再掀衝擊波,預測首次衝擊的經濟學家獻策美國反擊計劃

華爾街洞察
07-15

美國經濟正面臨來自中國的又一次重大沖擊,經濟學家警告稱,這次衝擊可能遠超1999年至2007年的首次製造業就業流失。預測了第一波衝擊的經濟學家David Autor和Gordon Hanson提出四步反擊計劃,呼籲美國放棄“向後看”的關稅策略。

Autor(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和Hanson(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指出,美國政策制定者過度聚焦過去貿易戰,卻忽視了“中國衝擊2.0”——中國正從廉價勞動力轉向主導AI、機器人、核能、量子計算、生物技術和太陽能等21世紀關鍵技術。他們強調:“擁有這些領域能帶來三重紅利:高利潤高薪工作的經濟收益、塑造技術前沿的地緣影響力,以及掌控戰場的軍事優勢。”相反,美國陷入“孤立主義MAGA圈”,推行全面關稅,但Autor和Hanson認爲,這種策略20年前就會失敗,現在只能帶回“乏味低薪”的裝配線工作。

研究顯示,2003-2007年,美國在64項前沿技術中領先60項;但2019-2023年,中國領先57項,美國僅佔7項。Autor和Hanson警告:“關稅永遠無法使美國成爲創新沃土。它們應作爲精準武器,而非無差別地傷害盟友和非戰鬥人員。”

爲此,他們提出四步應對計劃: 1. 美國應與歐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韓國等盟友協同應對中國挑戰,避免懲罰性關稅,並鼓勵中國在美國建廠以激發競爭。 2. 大力投資新興技術領域,如無人機和先進芯片,並提供大規模風險基金支持。 3. 聚焦可贏或不可輸的戰場,如半導體或稀土礦物——美國近期已採取行動,包括英偉達芯片銷售重啓及對MP Materials的投資。 4. 加強失業保障和社區學院技術培訓,幫助工人轉型新崗位。

Autor總結:“我們應停止打舊仗,直面當前挑戰。中國衝擊2.0將持續,只要中國有資源、耐心和紀律。”

市場方面,納斯達克100期貨領漲,標普500期貨跟漲,但道指期貨下跌。國債收益率回落,比特幣跌至116,000美元。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0.3%符合預期,核心CPI漲0.2%略低於預測。財報季開啓:摩根大通連續六季超預期盈利,富國銀行營收超預期但淨利息收入不及,股價下跌;貝萊德盈利超預期但股價同樣下滑。英偉達股價漲超4%,因計劃恢復向中國銷售H20芯片;超威半導體股價類似上漲,阿斯麥獲提振但評級下調,阿里巴巴等中概股走高。貿易平臺因取代Robinhood入選標普500而股價飆升。

活躍股票包括英偉達、特斯拉、Palantir Technologies、GameStop、超威半導體、NIO、蘋果、臺積電、亞馬遜和Meta。隨機閱讀涉及80歲老人完成死亡谷賽事、Etsy女巫業務繁榮及天鵝普查啓動。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