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設定的人民幣中間價本週調強幅度正邁向近一年最大,這也引發市場期待,隨著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市場情緒改善和股市上漲,人民幣匯率的彈性空間勢將進一步增加並更具靈活性。
本週美元指數穩中略偏強,不過人民幣中間價仍堅定的調升至7.10一線,截至週四本週已調強258個點,勢創去年9月末以來周度最大升幅;即期匯率也終於跟上步伐突破橫盤格局,升至7.13附近,創下去年11月來的新高。
此前在關稅戰引發美元劇烈震盪的時期,中國保持人民幣窄幅整理以安撫市場。當下隨著外圍環境趨穩,人民幣的波動空間有望擴大,而適度的升值也將有助於增加海內外主體持有人民幣的意願,並且對中美談判和刺激國內消費都有一定作用。
美國銀行亞洲外匯與利率策略聯席主管Claudio Piron在採訪中指出,當經濟承受更大壓力時,央行採取的是防禦性立場,而如今央行「心態更為從容,可允許匯率進行小幅雙向調整。」
隨著即期匯率走升,境內外期權隱含波動率也出現反彈,其中離岸一個月期權隱含波動率週四升至3.275%,創一個月新高。
經濟基本面也在指向匯率升值方向。今年中國出口持續強勁,上月出口增速更意外創下四月以來最高,因此通過壓低匯率促進出口不再迫切。而人民幣對一籃子貿易夥伴貨幣匯率仍低於過去五年均值,也為匯率升值留下了緩衝空間。
「人民幣升值的政治需求可能源於中國出口今年表現強勁,且在未來數月可能舉行的中美峯會前夕,展現善意正逢其時。」花旗銀行研究主管Rohit Garg在一份報告中指出。
不過市場人士也提到,目前中間價的調整幅度過小,尚不足以斷言央行有意大幅推升匯率,更不可能追求激進升值,整體央行對人民幣匯率的引導應仍以維穩為主。
「監管確實有試圖引導人民幣走強,但我認為並沒有改變其外匯政策,即保持匯率穩定,」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亞太區高級市場策略師羅念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