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三(6月4日), 納微半導體 續漲超14%,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先在 4 月底前下跌 50%,隨後因與英偉達達成合作協議而一夜暴漲164%,年初至今漲幅已接近90%。
儘管近幾個交易日公司股價表現強勁,但事實上,其基本面尚不足以支撐此輪上漲,公司估值已變得過於脆弱,當前股價走勢與公司基本面之間存在顯著背離。
財報數據顯示,納微半導體 Q1 營收僅 1400 萬美元(同比下滑 39.5%),僅小幅超預期約 1.32 萬美元(0.09%),每股收益 - 0.06 美元與市場預期一致。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反覆提及 “需求疲軟” 和 “庫存修正”,電動汽車、太陽能及全行業的渠道庫存放緩嚴重壓制了營收。
正如預期,環比下滑源於季節性因素、需求疲軟及持續的庫存修正:
“關於一季度指引,我們預計營收在 1400 萬至 1500 萬美元之間,反映出太陽能、電動汽車和工業終端市場的持續疲軟及全行業庫存修正。”
—— 納微半導體 Q1 財報電話會議
CEO 表示,公司需要一兩個季度消化碳化硅庫存,之後營收增長有望重啓,但這一預期存在不確定性,且非納微達斯所能控制。
儘管管理層稱公司擁有約 4.5 億美元的設計中標儲備,但大部分項目要到明年纔會落地,2025 年底和 2027 年僅有少量貢獻,因此合理推測這些訂單至少需要 2-3 年才能轉化爲收入。
5 月 21 日,納微半導體與英偉達達成合作的消息公佈,前者將憑藉氮化鎵和碳化硅技術支持英偉達下一代 800V HVDC 架構,爲 Rubin Ultra 等未來 GPU 平臺供電。
但從近期季度預測修正來看,這一消息尚未反映在納微半導體的遠期營收中。
另一方面,營收指引未上調並不意味着未來調整後股價將持續上漲 —— 上週的股價走勢似乎已提前反映了對納微半導體業務反轉的預期。
此外,管理層在 Q1 會議中多次提及 2026 財年 “新設計中標將帶來顯著收入”,這很可能包括英偉達貢獻的營收。
值得注意的是,Rubin Ultra 服務器機架要到 2027 年中期纔會推出,因此納微半導體短期內難有實質性收入。
假設其運營費用佔比持續下降且積壓訂單量增長三倍,2026 財年有望實現非 GAAP 盈虧平衡,2027 財年每股收益翻倍 —— 這一假設已充分考慮與英偉達的合作影響。
根據 2026 和 2027 財年的 EPS 預測,當前股價對應遠期市盈率分別爲 61.7 倍和 31 倍。若 2027 年 EPS 成功翻倍,市盈率將降至 15.4 倍。
總體上看,與英偉達的合作確實可能帶來巨大價值 ——Q1 積壓的 4.5 億美元訂單爲未來營收提供了較低的比較基數,隨着英偉達準備 Rubin Ultra 服務器出貨,未來 2-3 年訂單量很可能翻倍。
然而,盈利能見度缺失及電動汽車等終端市場的當前挑戰,放眼 2-3 年後,該股已接近合理估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