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汽車與運輸行業最新市場動態的要點摘錄:
滙豐全球研究分析師指出,Grab預計在即將發佈的第二季度財報中上調2025年EBITDA指引,得益於各業務板塊的強勁前景。該公司的按需服務部門,整合了網約車和配送業務,預計2024至2027年商品交易總額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4%,這源於其業務擴展和用戶參與度提升。分析師補充道:"隨着高附加值服務貢獻增加、規模效應及廣告收入增長,利潤率有望改善。"滙豐預測調整後EBITDA至2027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爲55%,其2025年調整後EBITDA預估爲5.03億美元,較Grab最新指引高出5%。滙豐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5.70美元;股價最新報5.02美元。
LS證券分析師李在赫認爲,大韓航空可能在第三季度受益於潛在的燃料成本下降。全球油價走低及韓元兌美元升值,或使這家韓國旗艦航空公司的平均燃料成本同比下降15%。第二季度燃料成本已同比下降18%,助推公司利潤超預期。LS將目標價上調19%至3.7萬韓元,維持買入評級;股價微漲0.2%,報2.63萬韓元。
馬來亞銀行印尼證券分析師寶琳娜·瑪格麗塔表示,Astra Otoparts有望抓住印尼汽車行業逐步復甦的機遇。作爲該國領先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其客戶覆蓋所有主要原始設備製造商。該公司在電池、減震器等快銷部件上的強勁市場份額支撐核心收入穩定。遍佈全國的經銷和零售網絡確保廣泛市場覆蓋和售後銷售穩健。該券商以買入評級啓動覆蓋,目標價2,500印尼盾;股價上漲0.5%,報2,050印尼盾。
大和證券分析師指出,美國地方法院維持國防部將禾賽科技列爲中國軍事戰略貢獻者的決定,短期可能引發恐慌性拋售。然而,禾賽在美國市場業務敞口有限,今年營收佔比不足10%,其激光雷達產品在中國和歐洲需求穩固。基本面良好,自去年第四季度盈利以來,淨利潤增長勢頭持續。但地緣政治風險始終存在;大和預期禾賽考慮在香港上市。
iM證券分析師裴世浩認爲,HMM因計劃回購2萬億韓元股票並積極派息,股價可能持續走高。該股今年已上漲約40%,表現優於全球同行。第三季度燃料成本下降或帶來利好。儘管第二季度營業利潤因運費下滑同比減少40%,但仍超市場預期。iM證券將評級從持有上調至買入,目標價上調48%至3.1萬韓元;股價上漲0.8%,報2.57萬韓元。
麥格理證券表示,澳洲航空2026財年前景增強。澳大利亞行業運力增長保持克制,增幅2%-4%。但分析師對美國市場及其對國際業務影響持謹慎態度。更多A380飛機投入服務,預計推動航班增加11%、經濟艙座位增加20%。麥格理指出:"我們對此保持警惕,尤其是新加坡航線第二班A380帶來的運力突變,風險包括收益率壓力和載客率下滑。"維持中性評級,目標價上調3%至10.40澳元;週一收盤價爲10.73澳元。
凱利藍皮書稱,三菱Mirage作爲美國售價低於2萬美元的唯一新車型,或於夏季末從經銷商處消失。6月其平均成交價爲18,484美元,且無促銷激勵。該車型已停產,庫存正快速減少。Cox Automotive數據顯示,全美可用庫存不足1,700輛;按當前銷售速度,這款低價車將絕跡。
凱利藍皮書6月報告顯示,新車成本雖上升,但增幅低於長期均值。6月美國新車平均成交價爲48,907美元,較5月微漲。同比漲幅1.2%,低於十年均值3.9%。經季節調整後,新車銷售步伐降至1,530萬輛。電動車平均成交價預估爲56,910美元,同比下降2.8%。
美利烏斯研究數據揭示,國際旅客赴美需求疲軟仍是航空業難題。今年前六月中,四個月赴美外國旅客量低於上年同期。2024年該板塊曾逐月增長。達美航空上週財報雖帶來需求復甦希望,但數據顯示問題持續。達美指出復甦分化:高端座位和出境遊需求強勁,國內及經濟艙收入滯後。
花旗分析師稱,寶馬集團預發佈聲明維持全年汽車EBIT利潤率5%-7%指引,並暗示第二季度及上半年均符合預期,令市場意外。花旗原預測第二季度利潤率爲4.4%。積極信號源於兩方面:庫存緩衝使關稅影響小於預期;銷量策略推動歐洲銷售強勁,或提振基礎利潤率150個基點。"儘管寶馬被視爲'最不差'的汽車製造商,但我們更看好保時捷、雷諾、大衆及梅賽德斯-奔馳的價值。"股價下跌2.2%。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