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列出了25只股,散戶的力量可能讓它們“飛向月球”

智通財經網
08/17

美股市場的主角逐漸發生了變化。曾經是機構投資者牢牢把控的舞臺,如今散戶們正以“逢跌必買”的姿態,成爲支撐美股的重要力量。高盛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就明確指出,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近期的上漲背後,散戶買盤功不可沒。尤其是模因股的火爆,並沒有侷限在小盤股,而是逐漸擴散到大盤科技股和核心權重股,推動市場不斷走高。

高盛衍生品專家 John Marshall 在研究中寫道,近期散戶的買入已經從加密貨幣、人工智能、零售和量子計算等小衆題材股,延伸至 Palantir、AMD、TransDigm 等知名標的。他直言,如果這種趨勢持續,未來幾周這些散戶參與度極高的股票可能會出現上行不對稱性。換句話說,就是小幅回調之後隨時可能迎來大幅拉昇。高盛還點名這些25只股的的看漲期權,認爲下一輪“伽馬擠壓”可能會讓它們再次“飛向月球”。

25只個股名單:

與此同時,專業資金也並未缺席。在“害怕踏空”(FOMO)情緒的驅動下,機構投資者通過期貨、掉期和期權加大了進場力度。融資利差的溫和上升以及美聯儲 9 月降息預期的升溫,成爲推升他們加倉的重要理由。高盛策略師的觀點很明確:美股在當前環境下依然具備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散戶的力量已經被高盛視作不可忽視的市場變量。頂級交易員 Gail Hafif、Lee Coppersmith 和 Brian Garrett 在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散戶羣體的交易量一度佔到了標普500指數成交總量的 28% 以上。這不僅改變了市場結構,更重新定義了交易規則。

更有意思的是,高盛編制的投機交易指數(Speculative Trading Indicator)最新讀數已經升至 114,顯示散戶主導的投機情緒正在持續走強。

從板塊分佈來看,散戶的偏好十分鮮明。非必需消費品和科技股成爲他們的首選,而房地產和公用事業板塊則顯得乏人問津。以 XLK(科技行業精選指數 ETF)爲例,目前幾乎五分之一的交易量來自散戶之手,這已經遠遠超過過去的歷史水平。換句話說,美股科技股的高位運行背後,零售投資者正是最關鍵的幕後推手。

那麼,這一趨勢會走向何方?從宏觀環境來看,如果美聯儲真的在下半年開啓降息,散戶和機構的共振可能進一步加劇美股的漲勢。但風險同樣不容忽視,隨着投機指數攀升,市場波動性也隨之放大。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短期的交易機會確實誘人,但過度追漲殺跌,極容易被市場情緒反噬。

從投資策略的角度,當前美股正處於一個典型的散戶與機構共振階段。對散戶股民而言,盯緊那些成交額大、市值佔比高、散戶買盤集中的標的——比如 Palantir、AMD 等,可能會捕捉到下一輪伽馬擠壓的契機。但同時,也要對風險保持足夠的敬畏,尤其是在波動性急劇上升的環境下,合理控制倉位與使用對沖工具,纔是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