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第3場京東品酒會在三亞保利瑰麗酒店舉辦。劉強東在現場宣佈了京東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三項重要更新:正式上線京東外賣App、發佈京東點評及京東真榜。
劉強東在演講中指出,「初期因為沒有獨立的App而喪失了巨大的流量。當年很多人搜‘京東外賣’發現沒有App,也不知道主App裏面的入口叫‘秒送’。今天上線獨立App,希望更容易讓用戶找到。」
除了京東外賣獨立App,京東真榜和京東點評同期上線。
「京東點評」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全網關於餐廳、酒店、景點等消費場所的數據,自動生成綜合性點評,並允許用戶發表個人評價。
據介紹,「京東真榜」會提供多維度的商戶排行榜,位置位於秒送頻道,首屏「外賣」正下方,比此前上線的「京東點評」靠前。目前,京東真榜頁面僅有「2026年春季外賣入圍菜系」,包含「地方菜系」與「上榜好菜」兩個欄目。根據京東官方公佈的評選規則,該排行榜由「AI全網評」、「復購量」、「用戶盲測」三個維度評選得出。
劉強東在現場演講中承諾「京東點評」和「京東真榜」將永不商業化。
他表示:「商業企業不應凡事以利潤為先,點評和排行榜一旦收費,就會因付費排名而失去真實性與公平性,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損害消費者利益。他表示,此舉旨在為用戶提供中立、可信的信息。」
以下為劉強東演講實錄(有少量刪減):
大家晚上好。
我一直覺得,我個人和京東集團與五糧液之間,從第一天起就有一種很特別的緣分和情誼。剛纔我們提到,五糧液的勾兌方法是0.618的黃金分割法,而 618 也是我創立京東、正式開張的那一天。
所以這第一個巧合,就註定了我們是有「千年」的緣分。
第二個緣分要追溯到我創業初期。那時候手裏沒什麼錢,我連續很多年都在喝「京酒」,而很多人其實不知道,京酒是五糧液集團旗下的酒。
後來在 2015 年,我到五糧液參觀,系統瞭解了五糧液的一整套標準和工藝。回去之後,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我在很多場合都會用五糧液來招待客人,也會把它作為禮物送給海外的合作伙伴。
尤其是遇到那些交情很深、大家心情放鬆、準備好好喝一場的老朋友時,我幾乎都會親自選五糧液,因為它有一款 39 度的酒,度數更低、喝起來也更舒服。
今天人比較多,來的同學也很多,大家放鬆就好。如果哪位朋友一不小心多喝了兩杯,其實也不用擔心,回去之後,只要再喝上一瓶和五糧液酒瓶同等容量的水,過個三十分鐘,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基本就沒什麼問題了。所以今晚大家完全不必為「喝多了」這件事緊張。
另外,我也不是在給瑰麗酒店打廣告,但在過去 12 年裏,我和我太太在全世界出差,我的助手和祕書都很清楚:我們訂酒店的第一優先級就是瑰麗。
只要我們去的城市有瑰麗酒店,哪怕要多開 20 公里,我們也會特地去住。對我們夫妻倆來說,瑰麗是最有品味、最有藝術感、也最有品質感的一家酒店品牌。
藉着這次機會,我也希望再和大家重申一下:上次我已經比較系統地介紹過我們的酒旅外賣業務,包括我們的發展目標、具體路徑,以及我們希望能為這個行業、為所有用戶創造怎樣的價值。借今天的機會,我也想宣佈一下我們幾個新的產品功能上線。
首先,京東外賣的獨立 App 終於來了。
一開始因為沒有獨立 App,我們其實丟掉了很多本可以拿到的流量。過去很多人去應用商店搜「京東外賣」,發現根本沒有這個 App,也不知道在京東主 App 裏,外賣入口其實藏在一個叫「秒送」的頻道下面,因為當時我們更強調「可以秒送」這個品牌理念。
結果就是,很多用戶,甚至不少老用戶,在京東主 App 裏都找不到外賣入口。今天,京東外賣獨立 App 正式上線了。對於經常點外賣的朋友來說,入口更清晰、體驗也會更便捷、更順手。
第二,就是「京東點評」。這一塊我們也籌備和打磨了一整年,現在終於正式上線。我們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去分析全網關於餐廳、酒店、景點、航司等各種好喫好玩地方的海量數據,再通過大模型進行綜合判斷,最終由 AI 為這些場所生成一份系統化的點評。
當然,真實用戶也完全可以在「京東點評」裏發表自己的看法和體驗;而我們的 AI 點評,更像是把這些分散在全網的聲音「匯總成一句話」。
它背後會綜合分析至少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條來自各個平臺的信息,哪怕你是在小紅書、抖音、百度、微博上發的一條筆記或評論,只要與相關餐廳、酒店、景點、航司有關,都會被納入模型的參考範圍。
從這個意義上講,「京東點評」也是中國乃至全球首個由人工智能大規模匯聚全網信息、自動生成的排行榜與點評體系。
同時,我們也推出了「京東真榜」。通過這個排行榜,我們可以從不同維度,對餐飲、酒店、航司、景點等各類商戶做出多種排序,比如在某個城市,想喫某一道菜,哪一家做得最好、是什麼口味,用戶一眼就能看到,這就是「京東真榜」想解決的問題。
另外,我們還結合當下年輕人喜歡的網絡語言風格,提供了多種點評話術可選,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切換風格,歡迎大家現在就去試一試、玩一玩。
最後,我想鄭重宣佈一點:「京東點評」和「京東真榜」,永遠不做商業化。
作為一家商業公司,追求商業利益本身沒有問題,我也完全理解。但我始終堅信,我們不應該把所有事情都變成「逐利」的工具,不是什麼東西都要圍着賺錢轉。有些業務可以、也應該去賺錢;但有些事情,是不能用來賺錢的,比如給用戶做排名、做點評。
如果一套排名體系、一份點評是用來收錢的,是誰花錢誰靠前,那它就不可能真正客觀、公正。像五糧液這樣的全球知名品牌,好就是好,它不需要花錢去「買名次」,因為它本身已經是行業裏、也是全世界範圍內公認的頂級品質。這種好的東西,應該靠真實口碑和長期積累站住,而不是靠付費排名。我們的點評和排行榜,未來也會堅持這一點。
你如果把這件事商業化了,大家想一想,最願意付錢給你的會是誰?答案其實不難想:一定是那些本來排名靠後、品質一般甚至比較差的商家。他為什麼願意給你花錢?就是因為一旦掏了錢,他的排名就能往前挪,排到更顯眼的位置。那如果你收了他的錢,卻又不把他排到前面,他還會不會繼續給你錢?肯定不會。
所以大家只要稍微用一點邏輯想一想就會明白:只要點評和排行榜一旦走向商業化,就絕不可能真正保持公正,也不可能談得上公平,最終一定會演變成「劣幣驅逐良幣」。
謝謝大家。我真心希望,京東永遠是在座各位可以信任、也願意長期信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