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義+夸克,阿里AI要ToC

鋅財經
03-28

這一週,AI世界忙得不可開交。

先是DeepSeek發佈最新版本,V3-0324;然後阿里雲通義千問開源更小尺寸的視覺理解模型Qwen2.5-VL-32B-Instruct。

中國兩大AI大廠輪番交替,持續給美國硅谷施加壓力。

DeepSeek的強大一如既往,但這一次,Qwen 32B同樣也吸足了眼球。、

Qwen,從幕後走上臺前

Qwen 32B,從後綴就看出來,這個新模型的非同凡響。

首先,它很小,參數量僅有32B。對比DeepSeek-V3滿血版模型,高達671B的參數量,單零頭都是Qwen 32B的兩倍。

尺寸小並不意味着性能縮水,國際權威測評榜LiveBench測試,Qwen 32B超越OpenAI GPT-4.5、Google-Gemini2.0、DeepSeek-R1等國內外頂尖模型,衝進全球前五,成爲”全球性能No.1的開源模型“。

小尺寸的Qwen 32B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便於本地部署。

DeepSeek-V3的671B滿血版模型,最少需要8卡GU120(8*96 GB顯存)的硬件配置。而Qwen 32B在64GB內存的Mac就可以完成本地部署。

這無疑是非常有利於C端用戶的屬性,畢竟誰也拒絕不了在自己電腦上安裝一個“專屬AI模型”。 

當然,Qwen 32B背後還有很多性能可以挖掘,比如細粒度圖像理解、數學推理、文本生成能力。

但除了參數性能之外,在商業邏輯上,給外界感受最深的是,通義終於從幕後,走上了臺前。這也是它背後的阿里,在2025年的核心戰略:

AI To C。

從2023年8月開始,通義千問相繼開源Qwen、Qwen1.5、Qwen2、Qwen2.5等4代模型,龐大的“Qwen模型家族”一直是國外AI評測榜單的常客。

但Qwen家族一直是在B端市場廣爲傳播,如何牆外開花牆內香,最大化釋放通義千問底座大模型能力,是通義面前的大難題。

24年12月,通義正式從阿里雲分拆,併入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羣。又在今年2月挖來全球頂尖AI科學家、前Salesforce副總裁許主洪(Steven Hoi),領導阿里AI全面轉向消費者。

不缺錢也不缺人力的通義,迅速推出多款模型,在AI市場擴散自己的影響力。比如,今年1月推出的視頻生成模型通義萬相2.1;3月推出的大語言模型Qwen qwq-32b。

一連串的市場動作,讓通義連續拿下大訂單。蘋果公司、榮耀、Manus、寶馬集團相繼與阿里達成合作,都是基於通義系列開源模型。

另一方面,徹底面向C端用戶的通義APP進行全面改版,去除掉資訊化和工具化的味道,對標豆包,以一個統一而更加親切的虛擬形象對用戶開放使用。

同時開始大範圍花錢推廣通義APP,投放素材量直線拉昇,也讓下載量一度排在App Store前列,同類AI軟件中僅次於DeepSeek和騰訊元寶。

當然,阿里AI To C並不只有通義一個棋子,它還有另外一個殺手鐧:夸克。

夸克進一步升級

現在的夸克已經不再是一個瀏覽器,也不再簡單是一個搜索工具,而是阿里重資押注的AI Agent。

3月13日,阿里推出“新夸克”,並將其定義爲“AI超級框”。

所謂的“AI超級框”,就是將AI對話、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深度執行一股腦整合到了夸克APP。通過搜索來連接大模型的能力,用戶輸入需求後,AI可以直接生成答案、執行任務、甚至進行深度交互。

通過重視搜索和具體用戶使用場景,實現“AI超級應用”。比起聊天機器人,我會覺得“新夸克”的定位更接近AI Agent。

同時,“新夸克”也將成爲阿里AI成果的“展示窗口”,未來通義系列模型的最新成果都將第一時間接入夸克,夸克用戶第一時間就能上手體驗。

新任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羣負責人,也是夸克CEO吳嘉表示,“希望夸克AI超級框就像機器貓的口袋一樣,能夠讓用戶在這裏進入AI世界。”

“進入AI世界”這個評語,背後透露出阿里對於夸克的期許之重,甚至超過了通義。畢竟,通義是打造上層建築的基礎,而夸克纔是真正給用戶使用的建築本體。

可以說,夸克現在的地位,就相當於字節豆包、騰訊元寶,是阿里AI中最核心的陣眼。 

那,爲什麼會選擇夸克呢?畢竟在所有阿里系APP裏,夸克資歷並不深厚。在2016年10月才正式上線,最初由UC瀏覽器內部孵化。

夸克能一躍而起的最大原因,就是用戶量。

據夸克官方數據顯示,現在有2億人在使用夸克,其中00後年輕用戶佔比超過一半。年輕用戶羣體的高比例帶來了想象空間。

據2025年1月AIGC RANK中國AI應用排行榜,夸克平均日活3369萬,位列中國AI應用第一。

對比去年花錢充流量一整年的字節豆包,流量最高峯時也不過2000萬日活,就能看出夸克的厚積薄發。

在“後DeepSeek世代”,中國三大互聯網大廠加速自家AI進程:騰訊元寶全面接入DeepSeek,主打聊天機器人;字節豆包放緩了投流買量的打法,轉而研究深度搜索,更希望自己是一個智能體的應用商店;阿里夸克更關注落地和應用場景,加碼搜索+垂類場景,工具屬性拉滿。

阿里逐漸成爲一家AI公司

現在的阿里已經不再是電商公司,更像是一家AI公司。

上個月阿里發佈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其中阿里雲智能實現收入317.42億元,同比增長13%;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六個季度實現三位數的同比增長。

阿里喫到了AI戰略轉型的第一波紅利,也刺激了阿里繼續高追猛打的戰略。CEO吳泳銘明確表示,未來三年擬投入3800億元建設AI基礎設施,這一數字超過了過去十年相關投入的總和。

據《金融時報》報道,這3800億元的預算,首先花在了硬件上。阿里今年已預算390億元人民幣用於購買AI芯片,比去年增加逾50%,並補充稱,如果增長超出預期,年內可能會上調這一金額。

補足硬件,也要提高人力。近日,蔡崇信在香港滙豐環球投資峯會上放話:阿里要重啓招聘,員工數已觸底。

隨後淘天集團放出全球招聘,涵蓋七大職類,其中技術類崗位佔比超過90%,算法和AI方向的職位合計佔比近50%,涉及AI算法、AI工程、AI產品、AI運營、AI設計等多個領域。

在過去的12個季度,阿里削減了大量員工,也打折賣出了銀泰、大潤發等資產。而阿里這次重啓招聘,一方面說明它“減”得差不多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它找到了新的發力點:AI。 

以前的淘寶可以代表阿里,而現在,阿里更希望未來可以用AI來代表阿里。

只是那個APP是通義?還是夸克?

還需要等待一個“DeepSeek時刻”。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