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週二盤中,比特幣礦業公司燦谷(NYSE:CANG)股價大跌5.18%,引發市場關注。儘管公司近期公佈的財報和運營數據基本符合預期,但投資者似乎對其轉型過程中的挑戰仍持謹慎態度。
燦谷在2025年第二季度報告總收入爲1.4億美元,其中加密貨幣挖礦業務貢獻了1.38億美元,佔比超過98%。然而,公司同時錄得2.95億美元的淨虧損,主要源於兩項非運營因素:一是與18EH礦機重估相關的非現金減值損失,二是處置中國資產產生的8260萬美元一次性損失。這些被公司視爲轉型過程中的"成長煩惱"。
值得注意的是,燦谷在短短9個月內已成爲全球第二大比特幣礦業公司,算力達到50 EH/s,佔全球礦業能力的6%。公司8月份比特幣產量爲664枚,運營算力爲43.74 EH/s,顯示出強勁的運營表現。此外,燦谷還公佈了清晰的戰略路徑,包括最大化挖礦能力、注重成本控制、擴展綠色能源業務,以及向"能源高性能計算(HPC)"平臺過渡的長期規劃。
儘管如此,今日的股價下跌可能反映了投資者對公司轉型過程中潛在風險的擔憂。雖然燦谷的估值相對同行較低,但市場似乎需要更多時間來消化公司的轉型策略及其可能帶來的長期價值。隨着公司逐步實現戰略目標並改善財務狀況,投資者信心有望逐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