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三季度業績超預期, AI巨頭 Meta Platforms, Inc. 股價10月30日仍下跌11%,原因在於其在財報電話會中提及的159.3億美元一次性稅收支出。這發生在營收與每股收益均超預期的情況下。此後Meta 累計暴跌超20%,目前初現觸底跡象。
當一家業績穩健的優質公司因市場過度反應而市值大幅縮水時,往往孕育絕佳交易機會,而期權提供了很好的佈局工具。
Meta 近期負面不斷:
「大空頭」Michael Burry最新推文直指Oracle、Meta虛增收益
人為延長資產使用年限以壓低折舊額,是人為虛增收益的典型手段——此乃當代企業常見財務欺詐手法之一。
超大規模採購英偉達芯片與服務器(產品迭代週期僅2 - 3年)雖大幅推高資本支出,但按理不應成為計算設備折舊年限被人為拉長的理由。
然而,所有超大規模雲服務商(hyperscalers)偏偏踐行了這一操作。據本人測算,2026 - 2028年間,他們將合計低估折舊達1760億美元。
截至2028年,ORCL(甲骨文)收益虛增比例將達26.9%,Meta也將達20.8%,後續情況或更嚴峻。
Meta的AI先驅已討論過離職並創辦一家初創公司
領導Meta的AI業務十餘年的Yann LeCun已經招募了同事並接洽了投資者,其計劃創辦的初創公司將專注於開發所謂的「世界模型」。但這些計劃也可能會改變。
期權策略:
一、看漲策略(如果你認為長期/中期 AI 廣告基本面仍穩健,且公司股價被一次性因素壓低)
A. 保守看漲 —— 牛市看漲價差(Bull Call Spread)
結構:買入一張12月26日到期、行權價為635美元的看漲期權,同時賣出一張行權價為650美元的看漲期權(同到期)。
適用場景:看好股價在到期前溫和上升(但不期待暴漲),想用有限資金參與並限制最大虧損。適合對沖高 IV 或希望降低淨成本的情況。
收益情況:
最大虧損 = 淨支出 = 493美元
最大收益 = 1007.5美元
盈虧平衡點 = 長端行權價 + 淨支出 = 639.92
優點:成本低於裸買期權,風險可控;對 IV 上升有一定敏感但限損。
缺點/注意:若股價大幅暴漲,收益被上方賣出的 call 限制;需關注到期日與事件。若 IV 大幅下降,買入端價值受影響。
B. 看漲 —— 做 Put Credit Spread
結構:賣出12月26日到期、580 Put ,同時買 550 Put
適用場景:看多或中性,限定最大虧損並降低保證金需求。
收益情況:
最大利潤 = 權利金 = 575美元。
最大損失 = 2424.5美元(如果股價跌破550美元)
盈虧平衡點 = 574.24
點:若不願馬上持股,可通過賣 put 收益;若願意長期持股,能以低成本入場。
注意:若公司因 AI 高額支出/監管負面大幅下跌,你可能被分配且短期賬面虧損大;必須準備好所需現金與心理承受力。
二、看跌策略(如果你認為Meta 的 AI 投資與稅收/監管不確定性會壓制股價)
A. 激進看跌 —— 直接買入看跌期權(Long Put)
結構:買入12月26日到期、行權價為620的 put(看跌)。
適用場景:預期在短中期股價會大幅下跌或想對現持倉做保險(替代沽空/難以借券時)。適合在 IV 不太高或者你願為下行保護支付權利金時。
收益情況:
最大虧損 = 權利金 = 2300美元
最大收益 = 當股價跌破 0 時的理論上限 = $59700美元(理論)。 實際上只考慮股票跌到低位情形。
盈虧平衡 = 597
點:下跌時槓桿高,回報潛力非常大,且虧損限定為已付權利金。
注意:若 IV 在事件前已經高企,買 put 很貴;如果股價橫盤或上漲,期權將歸零且付出權利金。
B. 看不漲 —— 熊市看漲價差(Bear Call Spread)
結構:賣出12月26日到期、行權價為680的 call,同時買入12月26日到期、行權價為700的 call
適用場景:對 META 的未來走勢持 中性偏下(neutral to mildly bearish) 的看法:即你並不強烈看它下跌至極低,而是認為它在到期前不會大漲;相對於直接賣出裸 call(風險無限大),買入一個更高行權價的 call 起到「保險」作用,限定最大虧損。希望通過期權策略賺取權利金收入,同時限制風險;適合想賺「股票不上漲」情況下的收益機會。
收益情況:
最大虧損 = 1640美元(到期前股價突破700美元)
最大收益 = 權利金 = 359美元
盈虧平衡 = 683.6
注意:雖然這個結構限制了最大虧損,但仍有潛在虧損;如果股價突破 680 並進一步上漲,你會開始虧損。買入 700C 只是限制了最壞情況,但你仍需承擔虧損。
免責聲明:期權交易具有高風險特徵,投資者需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