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有汽車巨頭廣汽集團與江淮汽車預計二季度虧損創歷史新高

華爾街洞察
07-15

中國國有汽車製造商廣汽集團和江淮汽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預計二季度將出現創紀錄虧損。國內外競爭白熱化、產能過剩加劇以及價格戰持續蔓延,使整個行業陷入困境。行業監管機構和高管頻頻警告,這種局面恐危及中國汽車業的長期生存能力。

與私企相比,國有車企表現更爲掙扎。比亞迪、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等競爭對手則相對穩健,部分國有車企正攜手華爲推出新品牌,試圖藉助其技術光環和品牌效應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廣汽集團在最新公告中透露,二季度虧損預計擴大至11億至19億元人民幣,遠超一季度的7.316億元虧損,與2024年同期的2.96億元盈利形成鮮明對比。上半年最高虧損或達26億元,將是該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來最嚴重的半年業績滑坡。

虧損根源何在?廣汽新能源車型銷售目標未能達成,疊加價格戰衝擊是關鍵因素。其日本合作伙伴本田和豐田在華市場份額已被本土品牌蠶食,廣汽旗下埃安和傳祺系列新能源車銷量也在激烈競爭中疲軟。江淮汽車同樣不容樂觀:二季度淨虧損預計達4.57億元,較一季度翻倍有餘,新能源車銷量暴跌35.1%,僅佔上半年總銷量的4.4%。出口依賴型業務因國際局勢複雜化和海外市場競爭加劇而顯著下滑。

江淮正積極提升高端電動車產能,包括與華爲聯合開發的Maextro S800轎車,這款5月底上市的車型起售價高達70.8萬元,成爲華爲主導汽車聯盟中最昂貴的電動產品。北汽藍谷作爲北京汽車集團的新能源車單元,預計二季度虧損最高15億元,雖較去年同期收窄,但延續了自2020年以來的連續季度虧損趨勢。廣汽集團、江淮汽車和北汽藍谷的半年報定於8月29日發佈,但企業在預期重大變動時常自願提前披露估計值。比亞迪、吉利汽車和奇瑞等主要車企尚未在財報前公佈預測數據。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