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銀行最新季報終結了連續三個季度的營收低迷,但市場反應卻出人意料。這家銀行業巨頭第二季度淨利潤躍升11.9%至54.9億美元,每股收益1.60美元遠超預期,總營收微增0.6%至208.2億美元。然而財報公佈後,其股價週二重挫5%,創下四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引發市場拋售的核心癥結在於淨利息收入表現。該指標連續第七個季度同比下滑,下降1.8%至117.1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18.9億美元。更令投資者失望的是,富國銀行將全年淨利息收入預期從"增長1%-3%"下調至"與去年477億美元基本持平"。淨息差同步收窄至2.68%,低於分析師預估。
就在六週前,美聯儲解除對該行的資產上限限制,這本被視爲重大利好。但花旗分析師基思·霍洛維茨指出,市場業務淨利息收入預期下調成爲拖累股價的關鍵因素。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花旗集團同期淨利息收入飆升12.5%至151.8億美元,大幅超越預期。
花旗的亮眼表現不僅體現在利息收入:淨利潤激增24.9%達40.2億美元,總營收增長8.2%至216.7億美元。其信用卡消費額同比增長9%至1309億美元,銀行業務收入更暴漲22.6%。基於強勁業績,花旗將2025年營收預期上調至840億美元區間上限。
兩家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也呈現分化態勢:富國銀行存款餘額從1.35萬億美元降至1.33萬億美元,貸款餘額微降至9167億美元;而花旗存款規模增長6%至1.4萬億美元,貸款餘額上升5%至7253億美元。這種反差凸顯了市場對兩家銀行成長性的不同預期。
儘管富國銀行年內累計漲幅仍達18.8%,但最新財報暴露的淨息差壓力令投資者轉向審慎。反觀花旗股價年內已攀升24.3%,逼近十七年高位。在金融精選板塊ETF下跌0.9%的市場環境下,花旗1.4%的漲幅成爲板塊中罕見的亮色。隨着利率環境持續變化,銀行業的分化格局或將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