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二十年中,菲利普·拉方(Philippe Laffont)作爲對沖基金Coatue的創始人,躋身於最成功的科技投資者行列。
如今,拉方正全力押注人工智能。 他於近期分享了一些觀點:市場可能仍低估了人工智能帶來的巨大機遇。
拉方的職業軌跡始於管理諮詢,後於1996年加入老虎基金擔任分析師,並於1999年創立了Coatue。 該基金的核心策略是早期識別重大的長期技術創新,並投資於最終的贏家。據公司發言人透露,Coatue目前管理資產規模約550億美元。
自2015年創辦以來,Coatue年度“東西方對話”大會已成爲科技界最受矚目的盛會之一,爲企業家提供了交流思想、拓展人脈與分享洞見的平臺。今年與會者包括Netflix、亞馬遜、英特爾和GE Vernova的首席執行官,以及OpenAI等頭部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高管。
上週,Coatue發佈了拉方在大會上的主題演講視頻,其核心觀點可概括爲以下六點:
人工智能仍處早期階段: 拉方認爲,我們正處於僅三年的AI超級週期的開端。他指出,重大技術變革約每十年發生一次,從個人電腦到移動互聯網,再到雲計算,如今輪到人工智能。“科技投資者的核心任務,就是把握這些大趨勢,”拉方強調,“我們對AI前景極其樂觀。”他預測,本十年內AI將催生巨無霸贏家,如同上世紀90年代戴爾股價飆升逾千倍。AI驅動的財富創造將推動科技股佔美股總市值的比重從目前的不足50%升至75%。
顛覆持續上演: Coatue研究顯示,市值前25的科技公司中,每五年就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被替換。市場“在淘汰落伍者、篩選真正贏家方面,始終冷酷無情”。
科技股長期回報豐厚,但波動劇烈: 長期投資創新領域回報可觀。過去40年,納斯達克100指數年均回報率達15%,顯著高於道瓊斯指數的12%。然而,投資者需承受巨大波動: 英偉達上市後股價曾七度腰斬;互聯網泡沫破滅期間,納斯達克指數更暴跌78%。
緊盯科技巨頭資本開支: 關注大型科技公司持續攀升的AI基礎設施投入至關重要,這些資金用於建設數據中心和採購芯片,以訓練和部署AI模型。拉方提供的數據顯示,華爾街對大型科技公司2025年資本支出的預期持續上調:從2021年的1520億美元,到2024年1月的2130億美元,再到2025年1月的3100億美元,目前已達3650億美元。這不僅預示AI的持續發展,也指向該技術即將帶來的實際收益。Coatue研究還觀察到,近期企業和消費者對AI聊天機器人的使用量均顯著激增。
新一代雲服務巨頭崛起: 拉方指出,AI將爲專注於該領域的新型雲計算公司創造機遇。英偉達GPU的分配格局是關鍵指標,將成爲未來雲服務收入的風向標。 據Coatue分析,2025年英偉達將把11%的GPU售予雲服務商CoreWeave,19%售予甲骨文(Oracle)。
切勿低估美國: 拉方認爲美國擁有兩大核心優勢:華爾街與硅谷。美國科技公司佔據全球科技市值的75%,匯聚了全球60%的AI研究人員。 如此密集的頂尖工程人才和世界級學府,他國難以企及。他預期AI將驅動良性生產力循環,帶來勞動力成本下降、通脹降低、GDP增長加速以及財政赤字收窄。拉方對美國未來充滿信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