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梅隆銀行2025財年Q2業績會總結及問答精華:平臺轉型與數字資產推動增長

業績會速遞
07/16

【管理層觀點】
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在2025財年第二季度實現了創紀錄的業績,總收入首次突破50億美元。管理層強調公司正在向平臺導向的業務轉型,整合商業和產品模式以推動創新和有機增長。數字資產的戰略投資得到了新的穩定幣託管任務的支持,而內部AI工具Eliza的採用幾乎在員工中普及,預計將推動未來的生產力。

【未來展望】
管理層對第三季度和全年費用增長保持保守指導,因季節性和市場不確定性,但上調了淨利息收入(NII)預期至高個位數百分比增長,並確認季度股息增加13%。資本回報計劃保持穩健,預計通過回購和派息返還約100%的2025年收益。

【財務業績】
與預期相比,紐約梅隆銀行第二季度每股收益(EPS)為1.93美元,同比增長27%;剔除顯著項目後為1.94美元,同比增長28%。總收入為50億美元,同比增長9%。費用收入同比增長7%,淨利息收入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4%。

【問答摘要】
問題1:BNY Mellon如何看待資本部署,特別是在當前股票交易價格下,是否有併購計劃?
回答:我們有強勁的勢頭,看到中長期創造價值的路徑。我們的主要關注點是投資業務。我們是一家資本輕型企業,季度內實現了28%的有形普通股權益回報率(ROTCE)。併購可以是一個強大的工具,但我們對併購有很高的標準,尤其是較大的交易。我們專注於有機增長和與戰略優先事項緊密對齊的能力導向收購。

問題2:BNY Mellon是否將成為高二十低三十的ROTCE機構,這是否支持不同的估值倍數?
回答:我們沒有為中期目標設定上限。我們認為這些目標是更長旅程中的里程碑。作為一個平臺導向的公司,我們認為有很大的潛力可以實現更高的ROTCE。

問題3:費用收入是否超出預期,是否有助於整體成本指導的提升?
回答:我們專注於整體正運營槓桿。費用收入的強勁表現強調了我們商業模式的有效性。儘管第三季度通常是季節性較慢的季度,但我們看到強勁的勢頭持續。

問題4:投資管理業務表現不佳,管理層如何改善這一業務?
回答:我們任命了新的領導者,並採取措施提高效率。我們看到投資管理業務的潛力,並通過跨部門合作和產品開發來推動增長。

問題5:AI對未來業績的影響如何?
回答:AI是一個長期的故事,我們正在解鎖公司內部的容量,以便員工能夠投入更多高價值的工作。我們預計AI的影響將在未來幾年加速。

問題6:平臺運營模式如何影響併購決策?
回答:平臺運營模式使我們能夠更快地整合收購,並實現規模經濟。我們認為這將有助於未來的高質量整合。

【情緒分析】
分析師和管理層的語氣積極,強調公司強勁的業績和未來增長潛力。管理層對平臺轉型和數字資產戰略充滿信心,並對未來的有機增長和併購機會持開放態度。

【季度對比】
| 關鍵指標 | 2025年Q2 | 2024年Q2 | 同比變化 |
| --- | --- | --- | --- |
| 每股收益(EPS) | $1.93 | $1.52 | +27% |
| 總收入 | $5億 | $4.6億 | +9% |
| 淨利息收入(NII) | $1.2億 | $1.02億 | +17% |
| 資產管理規模(AUM) | $2.1萬億 | $2.04萬億 | +3% |

【風險與擔憂】
管理層對第三季度的季節性影響和市場不確定性保持謹慎態度。投資管理業務的淨流出和收入下降是一個關注點。

【最終收穫】
紐約梅隆銀行在2025財年第二季度實現了創紀錄的業績,管理層對未來的有機增長和平臺轉型充滿信心。數字資產和AI的戰略投資預計將推動未來的生產力和收入增長。儘管面臨季節性和市場不確定性,管理層對全年業績保持樂觀態度,並計劃通過回購和派息返還約100%的2025年收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