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銀行信用危機觸發拋售!美股區域銀行指數跌超6%、ZION跌超13%、WAL跌近11%

華爾街見聞
10/17

兩家美國地區銀行Zions與Western Alliance披露貸款欺詐和壞賬問題,引發投資者對信貸質量的廣泛擔憂,地區銀行指數週四收跌6.2%,金融股全面走弱。此外,擁有此前破產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First Brands風險敞口的投行Jefferies股價週四收跌10.62%。儘管部分分析師認為風險仍屬個別事件,但市場情緒明顯趨於謹慎,擔憂更大範圍的信用危機正在醞釀。

兩家美國地區銀行近日披露涉及欺詐指控的貸款問題,引發市場對借款人信用狀況進一步惡化的擔憂,導致美股地區銀行指數週四一度暴跌近7%,最終收跌6.2%,費城銀行指數收跌3.6%。

Zions Bancorp股價收跌13.14%,該行披露其全資子公司——加州銀行與信託(California Bank & Trust)在聖地亞哥承銷的一筆貸款計提了5000萬美元的核銷。Western Alliance Bancorp股價也重挫超過10.83%,因其表示也曾向同一批借款人放貸。

成分股哥倫比亞銀行股份系統公司收跌7.92%,加利福尼亞州銀行收跌7.8%,EBC、BKU、CBSH、ONB、TEBI、FIBK、FLG、FFBC至少跌7%,UBSI跌4.35%,CFR也跌4.86%。

關於地區銀行的擔憂同樣拖累美股大盤,標普500指數早盤一度上漲,但在地區銀行涉嫌欺詐問題曝光後,漲幅隨即盡數回吐,標普500指數跌幅一度擴大至1%,11個板塊全線潰敗,金融板塊一度重挫2.65%,能源和可選消費板塊也至多跌1.6%。

大型銀行的跌幅則相對溫和。摩根大通收跌2.34%,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跌幅為3.55%。

對貸款質量的擔憂也波及另類資產管理機構。Blue Owl Capital股價跌超7%,Ares Management跌6.55%,黑石(Blackstone)下跌逾3.6%,Apollo Global Management跌超5.3%,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下滑逾4%。

此外,擁有此前破產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First Brands風險敞口的投行Jefferies股價週四一度大跌逾11%,最終收跌10.62%。該公司10月以來已累計下跌約23%,有望創下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糟糕的單月表現。

Zions遭拖欠貸款

Zions銀行表示,相關損失將體現在第三季度財報中,目前已在加州提起訴訟,試圖追回相關貸款。Zions在訴訟中稱,加州銀行與信託目前仍被兩隻由Andrew Stupin與Gerald Marcil牽頭的投資基金拖欠貸款。

據訴狀內容,這兩筆貸款始於2016年和2017年,總額超過6000萬美元,屬於循環授信貸款,用於幫助借款人收購困境商業抵押貸款。根據協議條款,加州銀行與信託應擁有對全部抵押資產的「第一優先、完全登記的擔保權益」,包括投資基金所購買的每一筆抵押貸款。

但銀行調查後發現,許多票據及其對應的不動產已被轉移至其他實體名下,而且這些房產已被查封或即將進入法拍程序。

Zions表示,此次內部調查正是因Western Alliance早在8月就對同一批借款人提起訴訟而展開的。

而根據Western Alliance的起訴內容,該銀行同樣向該投資團體提供貸款,資金用途為發放或購買抵押貸款。目前這筆貸款的未償餘額為9860萬美元。

訴訟指出,這筆貸款原本也應受到第一順位抵押權的保護,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借款人涉嫌僞造產權保險文件,通過隱瞞已有的優先抵押權來誤導銀行。此外,借款人還涉嫌轉移原本用於作為附加抵押的銀行賬戶資金。截至8月18日,該賬戶餘額僅為1000多美元,遠低於協議要求的月均200萬美元。

Western Alliance也持有對已經倒閉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First Brands的風險敞口,但表示此事不會影響其2025年業績展望。

市場擔憂更大範圍危機正在醞釀

本週的貸款問題,是近年來地區銀行面臨的最新一輪挑戰。2023年,該行業曾因硅谷銀行(SVB)倒閉而陷入一場信任危機。

而這次市場對銀行健康狀況的擔憂,始於兩家汽車相關公司的破產事件:First Brands與Tricolor Holdings。

汽車零部件製造商First Brands上月宣佈破產,並於本週宣佈其創始人Patrick James已辭去CEO職務。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這家總部位於俄亥俄州的公司正面臨美國司法部的刑事調查。

摩根大通與Fifth Third Bancorp隨後披露因Tricolor事件共計錄得數億美元損失。Jefferies表示,其管理的對沖基金對與First Brands有關的公司有7.15億美元債權;而瑞銀(UBS)則曝出5億美元的相關風險敞口。

這兩家公司的破產導致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發出「令人不安」的預警,他在本週的財報電話會上說:

「看到一隻蟑螂,可能還有更多。大家都應該提高警惕。」

投資者擔心,這些貸款違約是否意味着一場更大範圍的危機正在醞釀。Stephens Inc.分析師對媒體表示:

「本季度前,一些銀行已預告過若干‘孤立的’信用事件,這些情況並未被銀行投資者忽視。」

Truist分析師David Smith在評論Zions的貸款損失時表示:

「從信用角度看,如果這些貸款是因欺詐而不是正常經營中的違約而壞賬,這到底算好事還是壞事?無論如何,近期銀行業在商業貸款上的‘個別事件’已夠多,投資者已轉為‘先賣再問’的模式。」

KBW分析師Christopher McGratty則指出,「更多‘個別信用事件’的出現,已對整個行業的投資者情緒構成衝擊,尤其是那些被視為更依賴信貸質量的銀行股」。

分析認為,儘管大型銀行仍能消化這類損失,但對於區域性銀行來說,衝擊要嚴重得多。富國銀行分析師Mike Mayo對媒體表示:

「如果摩根大通在Tricolor上出問題,損失不算什麼。但對規模較小的銀行來說,這類問題的打擊要大得多。」

「現在投資者就是在四處尋找‘蟑螂’,這就是現實。」

Mayo指出,儘管從整體來看,銀行業的信貸質量仍屬良好,但近期事件也暴露出在信貸市場出現波動時,整個系統的「容錯空間非常小」。

Pave Finance的Peter Corey也表示,由於私人信貸市場本身「極度不透明」,往往會引發「一波又一波的擔憂」,即使沒人能說清楚到底是不是出了問題。

唱反調分析師:不代表系統性風險

部分分析師仍認為這些事件屬於借款人的「偶發性風險」,並不代表系統性問題。但它們已足以引發市場緊張情緒。

Aptus Capital Advisors股票主管David Wagner表示:

「破產和欺詐在市場中並不罕見,也不一定會演變成系統性風險。」

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表示:

「目前來看,這些問題似乎僅限於這兩家相對較大的地區銀行。儘管它們在規模和業務範圍上與兩年半前倒閉、引發小型金融危機的硅谷銀行相仿,但至少目前為止,並無跡象表明這是一種系統性問題。」

Janney Montgomery Scott公司存款研究副主任Timothy Coffey也對媒體指出:

「我認為目前銀行領域的風險仍是個別的。但私人信貸對受保銀行的潛在風險、以及經濟疲弱導致的信貸質量下滑,纔可能帶來更系統性的影響。」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資深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berry則對媒體指出:

「Zions現在的挑戰,是要證明這只是一次偶發事件,而不是其風控體系存在更深層次的問題。」

「如果後續披露顯示還有更多相關損失或風險敞口,整個地區銀行板塊,特別是一些本就較脆弱的銀行,可能會遭到更激烈的估值下調。」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