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爲何被預測將在2027年前持續跑贏防禦性板塊?當前是否爲投資者提供買入良機?
在經歷了年初的動盪開局後,科技股重掌主導權——這種似曾相識的反彈行情出現時,投資者正希望將四月的市場下跌徹底拋在腦後。2025年前四個月失寵的七大科技巨頭,如今正推動美股從特朗普總統4月2日宣佈全面加徵關稅引發的暴跌中實現五月反彈。
投資者現在最關心的是:科技股需要哪些條件才能在今年剩餘時間內保持領漲地位?如果美國金融市場再現波動,又該如何調整投資組合?
根據FactSet數據,Roundhill Magnificent Seven ETF自4月8日低點以來已上漲18.2%。
"四月超賣狀態疊加貿易緊張局勢可能緩解,以及美國經濟可能避免衰退的事實,促使投資者重新買入部分前期領漲股,"Ameriprise首席市場策略師安東尼·薩格林本表示。
薩格林本通過電話向MarketWatch表示,科技公司強勁的一季度盈利不僅幫助七巨頭從四月低點反彈,還吸引投資者重返這些科技巨頭,暫時緩解了市場對人工智能主題持續性以及這些公司長期盈利能力的擔憂。
科技巨頭估值趨於合理也增強了吸引力。Roundhill Magnificent Seven ETF的前瞻市盈率從今年早些時候的約30倍降至4月8日的23倍左右。根據道瓊斯市場數據,這是該基金自2023年4月成立以來的最低水平。
雖然過去兩週七巨頭的反彈爲積極抄底的散戶投資者帶來些許安慰,但尚不足以提振其年內表現。標普500指數中科技相關板塊今年迄今仍跑輸大盤指數和防禦性板塊,這表明投資者對將科技股重新推向高位仍存猶豫。
另一個謹慎信號是,根據FactSet數據,2025年迄今標普500非必需消費品板塊已下跌11.7%,而信息技術和通信服務板塊同期分別下跌8.2%和4.5%。
另一方面,公用事業和必需消費品公司股票——市場的傳統防禦性板塊——在2025年前幾個月脫穎而出,成爲表現最佳的股票。根據FactSet數據,標普500公用事業板塊今年迄今上漲5.8%,而必需消費品板塊同期上漲4.4%。
可以肯定的是,由於對經濟增長和特朗普總統關稅計劃的擔憂令華爾街感到不安,投資者在2025年頭幾個月一直在尋求防禦策略。
但現在,科技公司強勁的盈利讓許多人在押注科技股繼續反彈還是堅持防禦策略之間難以抉擇。
巴克萊銀行表示,一季度財報凸顯出科技巨頭與非科技公司盈利增長差距擴大。巴克萊策略師Venu Krishna領導的團隊在週四的客戶報告中指出,2025年前三個月,科技巨頭每股收益增長比預期高出8%,而非科技公司盈利則低於預期。
盈利預期也對科技股有利,根據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的數據,預計到2027年,週期性股票增速將持續超越防禦性板塊(見上表)。
需要警惕的是,今年科技巨頭承壓的另一個原因,除了關稅可能損害國際銷售之外,是中國推出DeepSeek平臺後,市場對美國企業在AI基礎設施上可能過度支出的擔憂。
"一季度盈利趨勢顯示科技和通信服務等週期性板塊具有韌性,而公用事業和食品生產商等防禦性板塊的盈利預期持平或下調,"Janus Henderson投資組合經理傑里米·巴克利表示。
然而,一些策略師警告不要直接將七巨頭與防禦性股票的表現相提並論,因爲它們吸引不同類型的投資者的原因各不相同。
公用事業、必需消費品和醫療保健板塊的股票通常被視爲防禦性股票,因爲這些公司往往處於週期性較弱的行業,使其對經濟衰退不太敏感——從而幫助投資者對沖投資組合風險。
"(防禦性股票每季度)不會帶來同等水平的盈利增長,但如果貿易戰升級或出現經濟衰退,這些公司應該會表現良好......所以你支付的是防禦性溢價,"Citizens Private Wealth投資策略高級副總裁邁克·科納基奧利通過電話向MarketWatch表示。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