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預期六月通脹數據將首次顯著反映關稅影響,但美聯儲仍可能維持降息步伐。作爲關鍵通脹指標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週二即將公佈,經濟學家預測整體物價將環比上漲0.3%,剔除食品能源的核心通脹率同樣攀升0.3%。若預測準確,年化通脹率恐逼近3%,遠超美聯儲2%的政策目標。
儘管特朗普時代關稅已實施數月,其通脹效應卻遲未顯現。多重因素形成緩衝:白宮撤銷部分關稅減輕價格壓力;企業提前囤積庫存延緩漲價傳導;國際油價年內下跌14%及住房成本增速創疫情前新低,共同壓制了整體通脹水平。
商品領域已顯露端倪。過去十二個月工具、傢俱及新車等商品價格上漲0.3%,扭轉了此前連續十二個月的下行趨勢。富國銀行經濟學家薩姆·布拉德指出:"關稅僅引發價格水平暫時性調整。"花旗分析師同樣認爲:"通脹壓力將侷限於商品領域且持續時間有限。"
美聯儲決策天平正傾向勞動力市場。六月私營部門新增崗位創去年秋季以來新低,失業救濟申領人數升至四年高位。富國銀行預測,若通脹未現意外飆升,疲軟的就業市場將促使美聯儲於九月降息。布拉德強調:"勞動力表現將成爲關鍵決策依據。"
當前經濟呈現矛盾信號:一方面關稅可能推升短期通脹,另一方面就業市場降溫需要貨幣政策支持。美聯儲官員普遍認爲,任何關稅引發的物價上漲都屬暫時現象,不會改變其通過降息刺激經濟的政策路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