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翠鳥資本
昨天

  5月3日,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如約而至。會場內外一如既往地擠滿了來自全球的投資者與行業朝聖者,他們懷揣着對投資智慧的渴望,期待從這場年度盛事中汲取養分。

  然而,這場看似尋常的盛會,將成爲投資界載入史冊的重要時刻——94歲的“股神”沃倫・巴菲特,在會上鄭重宣佈退休,明確表示將在今年卸下伯克希爾・哈撒韋CEO的重任。

  作爲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靈魂人物,以及價值投資理念最成功的踐行者,巴菲特早已超越了單純的企業家與投資者範疇,成爲投資界的一座豐碑。在當今投資領域,很難再找到一位像他這樣,能將商業智慧、投資遠見與人生哲學完美融合的傳奇人物。

  可以說,有巴菲特的投資界與沒有他的投資界,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如今,隨着他宣佈卸任CEO,這個由他一手締造、引領長達數十年的伯克希爾“黃金時代”,也可能正式結束。

  市場投資者對該消息表現出了一定的悲觀情緒,並開始憂慮這家企業集團在傳奇的60年掌門之後的新道路。

  01

  意外的退休宣言

  “沃倫,您的CEO繼任者是誰?”

  這一問題,或許是企業史上被追問最多、卻長期懸而未決的謎題。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度股東大會上,每年,沃倫·巴菲特與查理·芒格主持的現場問答環節中,總會有股東拋出這一經典提問。兩位掌舵人慣常的回應,“董事會已指定繼任者,但我們不會透露姓名”。

  這與5公里長跑比賽、喜詩糖果的椰子邦邦糖蘸醬展示一道,早已成爲股東大會週末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直至2025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臨近結束時,局面終於發生了轉折。巴菲特對着鏡頭突然發話稱:“明天伯克希爾將召開董事會,在11位董事中有兩位——我的孩子霍華德和蘇茜,已經提前知曉我的提案。對其他董事而言,這將是個新消息。但我認爲時機已至,阿貝爾應在年底正式出任公司首席執行官。”

  儘管巴菲特早在2021年就指定分管非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阿貝爾爲接班人,但股神的退休宣言仍然令人意外。意識到這可能就是巴菲特的退休宣言時,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參會股東們紛紛集體起立鼓掌,阿貝爾也起身向巴菲特致敬。

  面對這略顯傷感的氛圍,巴菲特還不忘幽默地調侃:“你們喝口可樂,冷靜下來好嗎?謝謝你們。”

  02

  執掌伯克希爾60年

  投資回報率超50000倍

  今年是巴菲特收購伯克希爾公司60週年,也是伯克希爾“巴菲特時代”謝幕的開始。

  60年前,伯克希爾不過是一家瀕臨倒閉的新英格蘭紡織廠,在巴菲特通過其運營的投資合夥企業接管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伯克希爾已發展成爲市值近1.2萬億美元的商業巨頭,業務廣泛涵蓋保險、鐵路、零售、製造和能源等多個領域。巴菲特選擇在公司股價剛創下新高之際交棒,無疑是在巔峯時刻爲自己的掌舵生涯畫上了圓滿句號。

  巴菲特的投資成就更是令世人驚歎。

  從1965年至2024年,伯克希爾股票的年化複合增長率接近20%,遠超同期標普500指數約10%的增長率。簡單換算一下,1965年投資伯克希爾股票的1萬美元,到今天價值已超過5億美元,投資回報率超50000倍。

  不過,單純從業績角度來看,巴菲特並非沒有爭議。

  與一些回報驚人的對沖基金公司相比,他的業績並非獨一無二。而且,巴菲特的投資理論看似簡單易懂,甚至有人認爲他的成功源於運氣,《反脆弱》作者塔勒布就曾直言巴菲特不過是個“隨機致富的傻瓜”。

  此外,近年來巴菲特的投資風格也面臨着迭代壓力。自2000年之後,他的年化回報率不到10%,公司持有大量現金和短期國債,巴菲特本人也感慨符合價值投資標準的便宜好公司越來越少。

  然而,巴菲特真正的偉大之處,在於他開創並弘揚了價值投資理念,爲投資領域帶來了全新的思考維度。

  他強調在投資中引入時間維度進行審慎思考,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導向,秉持對長期投資的堅定信念。價值投資的核心,就是堅持做正確的事,哪怕這些事看似簡單——投資那些價格合理的優質公司,並長期持有。

  本質上,價值投資就是堅持做正確的事,哪怕這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即投資便宜的好公司並且長期持有。

  03

  阿貝爾會是下一個“巴菲特”嗎?

  現年62歲的阿貝爾,將成爲自1970年以來伯克希爾首位新任CEO,這一任命也兌現了多年前制定的接班計劃。

  雖然阿貝爾長期擔任巴菲特的副手,對於阿貝爾的能力,巴菲特也在股東大會上給予了高度評價,但股東們仍然在謹慎觀望阿貝爾能否在投資業務上展現出巴菲特同等的“神力”。特別是在手握超過3000億美元的現金之時——這是巴菲特近年來在市場動盪中基本未動用的一筆巨資。

  而且,股東們也想知道,阿貝爾是否會重塑伯克希爾那獨特而精簡的高管團隊,他是否有不同的風險偏好或行業傾向,以及伯克希爾是否還能繼續成爲那些尋求大筆資金和信任背書企業的首選。

  他們甚至關心,這場因巴菲特和他已故合夥人查理·芒格的智慧與幽默而聞名全球、被譽爲“資本家的伍德斯托克”的年度股東大會是否還能持續下去。其中《雪球:沃倫·巴菲特與財富人生》的作者艾麗絲·施羅德就表示:“人們熱愛沃倫,是因爲他有一種魔力。要重現這種魅力,阿貝爾幾乎不可能。”

  很少有人指望阿貝爾能像巴菲特那樣成爲美國街頭巷尾的明星人物,或享受聚光燈下的聚焦,但巴菲特的離去,卻帶來了更深層的疑問:在他不在的時代,外部世界會對伯克希爾施加怎樣的壓力?

  這也是對巴菲特投資流程的一次終極考驗:當一家公司的成功不再依賴個人能力,而是依靠完善的制度、獨特的文化和高效的團隊體系運轉時,它能否順利穿越經濟週期,持續爲投資者創造價值?

  阿貝爾肩負的使命,或許不是成爲下一個巴菲特,而是要證明“巴菲特式投資”的核心理念,能夠通過制度化、體系化的運作,在沒有“股神”的年代,依然爲投資者帶來穩健的回報,續寫伯克希爾的傳奇故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