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泡泡瑪特漲近4%,近六個交易日累漲30%!公司組織架構全面升級,推進集團全球化戰略目標。
4月14日,泡泡瑪特宣佈開啓近年來最大一次組織架構調整。獲悉,當天泡泡瑪特CEO王寧還召開了一場內部溝通會,詳細闡述了本次架構調整的邏輯。
“過去的一年,我們的確獲得了讓人矚目的成就,但其實我們也有焦慮的一面,我常說,當好消息滿天飛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多地去關注壞消息。”
王寧表示,雖然公司業績在爆發式增長,但很多頭部企業一般在最巔峯的時候最容易出問題。泡泡瑪特更關心業績背後的健康度,一直在思考怎麼通過調整組織架構來解決問題。
他舉例提到,當年爲了推動集團的國際化,從泡泡國際裏面拆出了北美市場,讓國內團隊來管理,回頭來看那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決定,快速地推動了整個集團的國際化。
但是,隨着管理層級變得越來越多,公司內部出現“多中臺”,不只是國際,國內也出現了層層彙報的問題。“理論上來說,我們已經成爲一家國際化的公司,組織架構應該是更扁平的。”
基於此,泡泡瑪特開啓了近年來最大一次組織架構調整。
圖|泡泡瑪特最新組織架構圖
首先,頂層管理框架上,取消泡泡國際部門。同時Justin(文德一,泡泡瑪特國際業務總裁)將升任聯席COO。兩個COO、總裁辦、財法中心、 IP 產品人事行政還有主題樂園等核心部門作爲獨立、分支業務。王寧提到,“IP 產品對於公司來講是最重要的”,自己也會直接參與。
接下來,整個集團來共用一箇中臺,包括市場、門店設計、BD、供應鏈技術研發、 IP 授權、公共關係、信息服務和客戶服務等,統一中臺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再下,是公司的兩個大區:大中華區和國際大區。王寧表示,希望現在泡泡國際下面的GM調整,能夠參考過去產品部門調整的成功經驗。“爲什麼這幾年泡泡瑪特的產品變得很豐富?因爲曾經把一個產品部拆成了現在的6-8個。”
王寧再次提及“水龍頭邏輯”:“以前是一個水龍頭,大家每個人的需求是一個水桶,如果水龍頭需求越來越大, 那麼我們就把水龍頭開得大一些。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所有需求都是等着上一個水桶接滿,再排隊下一個水桶。我們希望多開幾個水龍頭。”
從管理總部上來說,泡泡瑪特暫時會分成大中華區、美洲區、亞太區、歐洲區四大區域,分別設置區域總部。“組織架構調整核心的邏輯是希望更標準化。以前,很多部門很割裂且信息不對稱的,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邏輯;現在,我們希望所有的區域將來就是統一體系,統一標準。”
此次組織架構調整最大邏輯是,讓人才流通起來,希望隨着整個集團的國際化,去推動整個組織架構的變化,提升人才密度和梯度。
“比如說,每個大區的一些崗位,應該都是一樣的。如果這個大區有這樣一個崗位,那這個崗位的這個人,可以隨時切換到任何其他區域”,王寧舉例說,“比如說管北京區的運營,可以隨時調到去管廣州的運營,因爲他的能力值和運營標準是一樣的。”
“對有些人來說,這也是機會,以前只有一個總部,現在有四個總部,你可以理解爲有四倍的機會。”王寧說。
談“品牌向上”:拒絕傲慢和誘惑,不將就,不做“差不多先生”
除了解釋組織框架的調整,王寧還再次提及了對“品牌向上”的五項看法。
他認爲,有些人認爲“品牌向上就是不買對的,只買貴的”,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遠遠地脫離了品牌初衷。
第一,“品牌向上”第一個核心邏輯是:拒絕傲慢。
“傲慢是我自己非常不喜歡的一個情緒,過去但凡碰到有傲慢情緒的,不管是對內傲慢還是對外傲慢,還是對合作伙伴傲慢,哪怕是競爭對手傲慢的,我們不需要這樣的人。大家會發現整個管理層都不是傲慢的狀態,很傲慢的都不在這裏了。”
王寧認爲,放全球範圍來看,作爲一個全球化的企業,泡泡瑪特還是一個太小的公司。跟同樣做產品的樂高、做消費品的公司比如優衣庫等,差距還是非常大,要努力向外看。
“品牌向上的邏輯是:希望的是大家清楚地知道我們還是一個小朋友,我們還有太大的空間向上努力,希望和大家一起以一個謙虛的心態,繼續往前走。”王寧說。
第二,希望大家拒絕誘惑。王寧提及,因爲現在泡泡瑪特正在形成勢能。“勢能用好了很好,但是用不好的話,很多企業就都會在這個時候犯很多錯誤。”
王寧再次強調,要反覆地覆盤減法的力量,“泡泡瑪特走到現在都是源於減法的成功。很多風口我們並沒有跟風,因爲我們相信,很多是不該是我們賺的錢,不應該去做那些對我們長期來看沒有價值的事。”
第三,希望大家不將就,不做差不多先生。“我們反覆地說,不希望大家交作業,而是希望大家交作品。”
王寧舉了兩個最近頻繁開會解決的問題:改良工牌、POPOPlogo改進,“其實這跟我們業務有多大關係?沒有多大關係,但是我也認爲有很大關係,因爲哪怕這樣一個細節,我們會反覆地討論。”
王寧總結,包括自己在內,每天其實最關注的應該是細節,是小事情。“我們做門店這麼多年,可能有 100 個細節、1000 個細節,我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做一個差不多先生。”
第四,要及時糾錯,減少沉沒成本。“比如一個新業務發展不如預期,那麼我們會及時糾正,我覺得錯了就是錯了,如果不認錯,帶來的錯誤有可能會更大。”
第五,更高的追求是承擔更多的社會價值,一起傳遞美好。
“很多人說,感覺我們業績很好,利潤率很高,但其實我們這麼多年一直堅持着 十幾年前的口號‘傳遞美好’,這讓我們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下還是獲得了一個好的成長。”
王寧稱, 最近可以看到,公司很多動作是跟黃牛做對抗。
“我們做了不允許代排、不允許代取等一系列的動作,因爲我們在乎的不只是那個數字,在乎的不只是利潤本身和銷售業績本身。我們希望讓每個真正的用戶去買到我們的產品。以及我們也不希望看到大家過多排隊,雖然排隊意味着大家很喜歡我們,但是如何真正服務好消費者,優化服務體驗,纔是我們需要思考的事。”
最後,王寧提到,希望能夠有“更多的英雄跳出來幫公司去解決問題”,希望公司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健康成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