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硝煙中的倖存者:這些公司正成為特朗普貿易戰潛在贏家

老虎資訊綜合
05-05

儘管特朗普政府的全面關稅政策爲財報季蒙上陰影,但LPL Financial指出,在企業的關稅博弈中已浮現結構性機遇。該機構首席股票策略師傑夫·布赫賓德(Jeff Buchbinder)在上週報告中,將當前定義爲"不確定性及關稅水平見頂"的第一階段,並勾勒出各行業攻守圖譜。

第一階段贏家:必需品、地產與黃金

布赫賓德認爲,必需消費品、房地產及黃金在當下高不確定性環境中具備防禦屬性。"必需品需求剛性較強,且在經濟放緩時收入穩定性更高,"他寫道。但細分領域命運迥異:依賴《美墨加協定》保護的特種作物(如番茄、草莓、牛油果)的食品包裝公司相對安全,而依賴中國商品的美元店與大賣場將被迫漲價或重構供應鏈。

現實風險正在顯現: 寶潔 (PG)與 高露潔 (CL)上週雙雙下調盈利預期,主因關稅推升成本與經濟放緩。但同爲必需品的 惠而浦 (WHR)卻逆勢堅稱可能成爲"關稅贏家",維持全年展望不變。

醫療設備異軍突起

醫療保健板塊呈現冰火兩重天。雖然製藥業深陷貿易政策瞄準鏡,但醫療器械子板塊因對華收入佔比低(多數公司不足12%)、製造本土化程度高,被列爲階段贏家。不過具體影響已開始顯現: GE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INC (GEHC)稱關稅將造成5億美元損失, 雅培 (ABT)預計成本增加數億美元, 強生 (JNJ)則計提4億美元額外成本但仍上調銷售預期。

金融板塊攻守兼備

金融板塊因商品進口敞口有限躋身第一階段贏家,但其週期性特徵也可能使其在關稅回落後的第二階段受益。當前不確定性中,四大航空公司(AAL、JBLU、DAL、LUV)已撤回業績指引,而 可口可樂 (KO)等企業仍稱關稅"可控"。

第二階段潛力股:通訊服務領跑

當關稅塵埃落定,LPL Financial看好通訊服務板塊成爲第二階段領跑者,科技、非必需消費品及工業板塊次之。 谷歌A(GOOGL)、 Meta Platforms, Inc. (META)、 奈飛 (NFLX)的強勁一季報支撐此判斷,但監管壓力與關稅降幅不及預期構成主要風險。

科技板塊雖受AI投資驅動有望實現20%盈利增長,但半導體業正承受中美摩擦衝擊——英偉達近期表現疲軟即是例證, 蘋果 (AAPL)的中國業務重構成本高企亦成隱憂。相較之下,軟件業處境優於硬件。

非必需消費品:至暗時刻與黎明曙光

汽車、服裝、建材等"可選消費"身處關稅火力最猛地帶: 通用汽車 (GM)預計關稅成本高達50億美元並大幅下調盈利指引,而 百事可樂 (PEP)等企業已削減全年展望。但布赫賓德指出,若關稅切實下降,該板塊可能上演絕地反彈,只是當下保持中性立場更爲審慎。

這場關稅風暴中,沒有真正的免疫者。但當 紐威 (NWL)等企業宣稱"可能受益於新關稅體系"時,或許暗示着:在全球化價值鏈的重構裂變中,總有倖存者能於廢墟上重建競爭優勢。

文章源自MarketWatch《These companies are emerging as potential winners in Trump’s trade war》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