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權成交概覽
10月31日週五,港股三大指數上午均呈現低開低走行情,恒生科技指數跌幅最大,午間收跌1.91%,恒生指數跌0.89%險守26000點大關,國企指數跌1.17%。
大型科技股集體走低。 阿里巴巴-W 跌超3%,騰訊跌超2%,百度跌1.74%,網易跌1%; 美團-W 則逆市小幅上漲。半導體股、中資券商股、汽車股、重型機械股跌幅較大,芯片龍頭 中芯國際 跌超5%。
港股期權半日成交445713張。其中,騰訊控股成交量居首,期權成交55663張。阿里巴巴、小米集團、美團、比亞迪股份等成交量緊隨其後。
騰訊控股 午盤跌超2%,按此趨勢將連續第三日收出陰線。騰訊上午成交量排名第一的是一份11月27日到期的認沽合約,行權價640港元。
上午成交前十的期權中,有兩張認購合約比較引人關注。一份年底到期,行權價高達700港元,超過騰訊股價的歷史紀錄;另一份11月27日到期,行權價低至410港元。
二、異動觀察:比亞迪股份認沽合約活躍
新能源概念龍頭比亞迪股份 今日低開,上午跌幅近4%。財報顯示,比亞迪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949.85億元,同比下降3.05%;淨利潤78.2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2.6%。這是比亞迪自2022年以來首次出現單季度營收同比下滑。此外,今年1-9月,比亞迪全球累計銷量達326萬輛,同比增長18.64%,但增速較去年同期的32.13%明顯放緩。
分析人士認為,比亞迪業績下滑主要受行業競爭加劇及成本壓力影響。同時,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高達437.48億元,同比增長31.3%,超過同期淨利潤。儘管短期業績承壓,但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和海外市場的佈局仍在持續推進,長期發展潛力依然值得關注。
比亞迪股份上午的認沽合約成交活躍,在前十中佔據八席。不過,仍有一份成交量較高的CALL,行權價達119.99港元,到期日為明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