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將於2025年7月23日發佈二季度財報。本季度雲業務有望延續26%的高增速,Waymo自動駕駛業務商業化加速,每週付費訂單量預計突破25萬次,但虧損仍將持續。資本支出計劃繼續推進,主要用於AI基礎設施和雲服務擴張,短期可能對利潤率形成壓力。
據彭博預期谷歌二季度營收將達到938億美元,同比增長10.75%;調整後淨利潤預計爲291.65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預計爲2.437美元。雲業務作爲谷歌的第二增長曲線,同比增長或將達到25%以上。
谷歌2025財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902.34億美元,同比增長12.04%;淨利潤345.40億美元,同比增長45.97%;調整後每股收益2.81美元,同比增長48.68%。
廣告業務收入668.85億美元,同比增長8.5%,其中搜索廣告收入507億美元(同比增長9.8%),YouTube廣告收入89.3億美元(同比增長10%),網絡廣告收入72.6億美元(同比下降2%)。雲業務收入122.6億美元,同比增長28%,營業利潤率提升至17.8%,較去年同期的9.4%有顯著改善。
谷歌還宣佈了750億美元的全年資本支出計劃,主要用於AI基礎設施和雲服務擴張,第一季度資本支出達172億美元,同比增長43%。
AI技術商業化加速,廣告業務韌性增強。谷歌搜索廣告業務預計將在第二季度保持穩健增長,主要受益於AI Overviews功能的進一步擴展和精準度提升。該功能目前每月覆蓋15億用戶,已證明能有效提升廣告轉化率26%,尤其是在金融和零售等垂直領域。
儘管蘋果隱私政策和TikTok等短視頻平臺分流廣告預算,但谷歌通過"隱私沙盒"和第一方數據策略應對,預計Q2廣告收入增速將保持在8.5%-9.5%區間,其中搜索廣告貢獻主要增長。
YouTube廣告業務則有望延續10%的增長勢頭,主要受Shorts廣告收入佔比提升的推動。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司法部要求分拆廣告技術部門(如Ad Manager)的訴訟進展可能帶來不確定性,但管理層表示將積極上訴,預計短期內不會對業務產生實質性影響。
雲業務增速領先,利潤率持續提升。谷歌雲業務預計將在第二季度繼續保持26%的高增速,主要受益於Gemini大模型與Google Workspace的深度整合,以及自研芯片Cypress的量產帶來的成本優勢。Cypress芯片預計將替代30%的第三方CPU/GPU採購,節省成本50億美元,同時提升AI算力效率。
此外,谷歌與英偉達合作推出的A4X虛擬機和Vera Rubin GPU服務將進一步增強其在高性能計算市場的競爭力。然而,75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劃(主要用於AI基礎設施和雲服務擴張)可能對Q2利潤率形成一定壓力,尤其是折舊成本的加速增長。
根據管理層在Q1財報電話會議中的表述,資本支出的交付時間和施工進度變化可能導致季度間波動,但全年目標仍是維持750億美元的投入水平。
Waymo商業化加速,但虧損仍將持續。Waymo自動駕駛業務預計將在第二季度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每週付費訂單量有望突破25萬次,較第一季度末的15萬次增長約66%。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在舊金山、洛杉磯和鳳凰城等城市的運營擴展,以及與Uber、Moove等合作伙伴的協同效應。
Waymo與現代汽車合作量產搭載第六代自動駕駛技術的IONIQ 5車型計劃按部就班推進,預計將於2025年底部署5000輛自動駕駛出租車。由於自動駕駛技術仍處於商業化初期,Waymo預計Q2仍將虧損約12.26億美元,與第一季度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Waymo的自動駕駛數據(如路測里程、用戶行爲等)可反哺Gemini模型訓練,增強雲服務的技術壁壘,這種協同效應將在未來幾個季度逐漸顯現。
訂閱服務與硬件業務表現分化。訂閱服務(包括YouTube Premium、Google One等)預計將在第二季度保持19%的高增長,付費用戶總數有望突破2.7億。YouTube Premium與Music用戶預計將達到1.25億,繼續推動訂閱收入增長。相比之下,硬件業務(如Pixel手機、Nest設備等)預計增速將放緩至18.7%左右,主要受市場競爭加劇和供應鏈緊張的影響。
谷歌Play應用商店收入未單獨披露,但預計將繼續受益於訂閱服務的增長。
高盛:看好雲業務長期利潤率提升。高盛認爲谷歌在生成式AI領域的技術優勢將轉化爲雲業務的競爭壁壘,尤其是在AI模型訓練和推理領域。高盛維持對谷歌的"買入"評級,目標價200美元。
摩根士丹利:關注資本支出效率與自由現金流。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谷歌75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劃若未能轉化爲市場份額或利潤率提升,可能拖累短期財務表現。
摩根士丹利建議谷歌提供更明確的資本支出和自由現金流指引,以增強投資者信心。摩根士丹利認爲谷歌雲業務需維持25%以上的增速以支撐估值,同時關注Waymo商業化進展對整體業務的影響。
伯恩斯坦:擔憂廣告業務監管風險。伯恩斯坦分析師預測廣告收入因監管壓力可能下滑3%-5%,拖累Q2整體營收增速。伯恩斯坦認爲美國司法部要求分拆廣告技術部門的訴訟進展可能帶來不確定性,但預計短期內不會對業務產生實質性影響。伯恩斯坦維持"買入"評級,認爲谷歌在AI領域的技術優勢將抵消廣告業務的潛在風險。
谷歌二季度財報預計將延續第一季度的穩健增長態勢,廣告業務保持8.5%-9.5%的增速,雲業務維持26%的高增長;Waymo自動駕駛業務商業化加速,每週付費訂單量預計突破25萬次,但虧損仍將持續;訂閱服務繼續高增長,硬件業務增速放緩;資本支出計劃繼續推進,短期可能對利潤率形成壓力,但長期將增強技術壁壘。
儘管面臨監管壓力和競爭加劇,谷歌在AI領域的技術優勢和雲業務的快速增長仍爲其提供了堅實的增長基礎。投資者應重點關注Q2雲服務的客戶留存率、AI廣告的ROI以及Waymo的商業化進展,這些指標將決定谷歌能否在AI時代保持其科技巨頭的競爭地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