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全球市場呈現分化格局。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在英偉達股價飆升的推動下刷新歷史高位,但收盤表現參差不齊。投資者消化了美國通脹數據回升、多家大型金融機構財報以及全球債券收益率飆升的影響,特別是日本國債收益率創下新高。這一市場動態凸顯了當前經濟環境的複雜性。
科技板塊成爲少數亮點。人工智能巨頭英偉達宣佈計劃恢復向中國銷售H20 AI芯片,其股價飆升4%,突破172美元,市值穩居4萬億美元上方。香港科技指數率先響應,上漲2.8%,而美股中僅科技板塊收高。然而,市場樂觀情緒在交易時段內逐漸消退。美國通脹數據雖大致符合預期,投資者卻聚焦於上行風險;銀行財報穩健,但金融股跌幅居前。債券收益率攀升的陰影日益加深,源於對政府財政健康、關稅驅動通脹以及固定收益資產需求的擔憂。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重返5.00%上方,但債券市場風暴的中心似乎轉向日本。
日本上議院選舉臨近,首相石破茂支持率下滑,連任多數席位目標岌岌可危。日本國債收益率飆升至多年高位:10年期收益率達1.595%,爲2008年以來新高;20年和30年期收益率分別創紀錄至2.65%和3.20%。這反而拖累日元跌至三個月低點,逼近150兌1美元關口,因財政壓力、央行政策束縛和滯脹擔憂蓋過了潛在收益。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指標顯示6月活動優於預期,二季度GDP增長略超預測。但房地產市場持續降溫,新房價格跌幅創八個月新高,經濟驚喜指數降至三個月低點。北京仍面臨加大刺激的壓力。
關稅問題籠罩全球股市。自4月初以來,股市的驚人反彈源於投資者押注特朗普不會全面落實關稅威脅。然而,市場韌性可能鼓勵其推進政策,對歐美股市構成風險。投資者相信4月2日的“對等”關稅僅爲談判策略,實際稅率將遠低於公告水平。儘管稅率可能高於特朗普第二任期前,但情況優於最壞預期。例如,特朗普週末威脅對歐盟和墨西哥徵收30%關稅,市場反應平淡;歐洲和墨西哥股市微跌,而納斯達克續創新高。巴西股市受50%關稅威脅影響下滑5%,但加拿大股市觸及峯值。關鍵問題是市場是否過於自滿,“特朗普總會退縮”(TACO)交易的風險邊界正模糊化。
市場反彈速度令人咋舌。標普500指數從4月熊市低點反彈至歷史新高僅耗時不足三個月,爲75年來第二快紀錄,僅次於1982年。估值方面,標普500指數12個月預期市盈率接近近年高位,遠高於長期均值;科技板塊估值達25年峯值。若人工智能真正兌現生產力提升承諾,高估值或可接受。但此輪反彈根基在於預期關稅遠低於“解放日”水平。若多國稅率如英國般維持在10%左右,整體約15%,則股價合理;否則,增長預測需大幅下調。貝萊德分析師指出,儘管超配美股,但短期波動可能加劇,關稅成本分擔的不確定性將帶來回報分化及超額收益機會。
潛在風險在於市場韌性可能助長特朗普加徵關稅的決心,形成負面循環。巴克萊分析認爲,特朗普對股債市場壓力的容忍度有限,但若市場過度自滿,歐盟30%關稅可能引發類似“解放日”後拋售,導致歐洲股市兩位數下跌。投資者聚焦中國關稅,卻忽略了歐盟的重要性:去年美國從歐盟進口商品佔總額18.6%,高於中國的13.4%;美歐雙邊貿易額達9750億美元,貿易逆差2359億美元,僅次於中國。這凸顯關稅擔憂的廣度。
明日市場焦點包括:日本非製造業短觀調查(7月)、印尼利率決議、英國CPI通脹(6月)、美國PPI通脹(6月)、工業產出(6月)及摩根士丹利、高盛、美國銀行等財報。美聯儲官員講話也將受關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