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銀行終結營收連跌頹勢,股價卻意外下挫,原因何在?

華爾街洞察
07-16

富國銀行(WFC)週二股價重挫6%,創下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儘管其二季度業績打破連續三個季度的營收頹勢。財報顯示,該行當季淨利潤同比躍升11.9%至54.9億美元,每股收益達1.60美元,顯著超越市場預期的1.41美元;總營收微增0.6%至208.2億美元,略高於預期的207.5億美元。

然而市場反應消極的癥結在於兩大關鍵指標:淨利息收入同比下滑1.8%至117.1億美元,連續七個季度走低且不及預期的118.9億美元;更令投資者擔憂的是,管理層將全年淨利息收入指引從"增長1%-3%"下調至"與去年477億美元基本持平"。花旗分析師基思·霍洛維茨指出,市場部門淨利息收入預期下調是拖累指引的"最大推手",勢必對股價構成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財報恰逢美聯儲解除困擾該行七年多的資產上限限制。首席執行官查理·沙夫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強調:"解除限制後,我們將把更多精力投向業務增長與未來規劃,同時持續深化風險管控體系。"但穆迪分析師梅根·福克斯認爲,該行業績呈現"各業務線發展不均衡的複雜態勢"。

與富國銀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花旗集團(C)二季度表現亮眼: - 淨利息收入飆升12.5%至151.8億美元,遠超141億美元預期 - 淨利潤暴漲24.9%至40.2億美元,每股收益1.96美元碾壓1.61美元預期 - 銀行業務收入激增22.6%,其中併購諮詢費驟升52% - 宣佈三季度股票回購規模將達40億美元,大幅高於27億美元市場預期 受此提振,花旗股價逆勢上漲3.1%,全年累計漲幅已達24.3%。

花旗財務總監馬克·梅森將增長歸功於品牌信用卡消費額突破1309億美元的強勁表現,但警示關稅可能導致消費降溫。首席執行官簡·弗雷澤更透露重磅動向:正在研究發行由國家債券或貨幣支持的穩定幣,並積極推進數字資產託管服務,稱這些創新將"開闢全新收入來源"。

資金流向監測顯示,當股票投資者拋售銀行股時,債券投資者正大舉湧入銀行債市。金融板塊ETF(XLF)當日下跌1.3%,年內累計漲幅收窄至8.7%。截至週一收盤,富國銀行報83.43美元,距歷史高位僅一步之遙;花旗則報87.50美元,逼近2008年以來峯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