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投資者斯坦利·德魯肯米勒持續做空美國長期國債,將其投資組合的顯著部分押注於這一高風險交易。作爲傳奇人物,德魯肯米勒在1992年曾因做空英鎊而聲名鵲起;如今,他預測美國債務市場將面臨災難性風險。過去一年,他約25%的淨資產值投入到做空國債的頭寸中,凸顯其對經濟前景的深度擔憂。
這並非普通交易。德魯肯米勒的策略基於滯脹預期——經濟增長疲軟伴隨持續通脹。他巧妙地對沖風險:做空長期國債的同時,以高槓杆做多短期國債。若經濟衰退,美聯儲降息將推高短期債券價格;若通脹飆升,長期債券崩盤則放大做空收益。雙重情景下,他可能斬獲雙倍回報。
美國債務規模已達37萬億美元,今年需再融資7.3萬億美元。外國央行從年購2000億美元轉向拋售1110億美元,美聯儲被迫修改資本規則迫使銀行接盤。這暴露了債務危機的本質。自2008年以來,美國貨幣供應量年均增長7.3%,遠超通脹目標。實際購買力被稀釋:房價上漲92%,醫保費用增96%。持有10年期國債的"負責任"投資者實際財富縮水43%。
追隨德魯肯米勒需謹慎。不要複製他的頭寸,而是學習其紀律和風險意識。首先,審視邏輯:美國政府支出失控,美聯儲受政治束縛。若不認同,切勿貿然行動。其次,利用ETF工具:做空長期國債可選ProShares短期20+年國債ETF (TBF),激進者考慮ProShares超短期20+年國債ETF (TBT)或Direxion每日20+年國債熊市3倍ETF (TMV)。做多短期國債則關注iShares 1-3年期國債ETF (SHY)、Vanguard短期國債ETF (VGSH)或SPDR彭博1-3月國庫券ETF (BIL)。槓桿產品如雙刃劍,需頻繁監控。最後,嚴控倉位規模,預設止損點,拒絕"設置即遺忘"的惰性。
市場不會總如預期般清晰。有時等待會虧損,但紀律勝過天賦。德魯肯米勒的賭注彰顯不對稱優勢:勝則大贏,敗則小損。歸根結底,金錢需嚴肅對待——複製他的偏執,而非盲從交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