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100萬臺機器人落地,倉儲自動化將成物流行業“標配”?

高工移動機器人
07/22

7月1日,跨國電商企業亞馬遜在東京舉辦的Delivering the未來大會上宣佈,其全球機器人部署量已突破100萬臺。

據亞馬遜介紹,自2012年啓動自動化戰略以來,這些機器人已遍佈300多個運營中心,既包括固定工位機器人,也有自主導航的搬運機器人,而且開始具備AI能力。

據瞭解,亞馬遜推出了生成式AI基礎模型DeepFleet,被稱爲“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能夠高效協調AGV無人搬運車等機器人在倉儲設施內的行進路線,使機器人車隊運行速度提升10%,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爲客戶送貨。

亞馬遜表示,百萬機器人與DeepFleet的結合,預示着機器人技術與AI協同重塑物流履約的可能性。隨着DeepFleet持續學習,將驅動更深層效率提升,創造更靠近客戶的倉儲模式,重新定義機器人物流的邊界。

倉儲自動化或將成物流行業“標配”

作爲供應鏈的關鍵一環,全球倉庫的數量持續增加,設施的規模也不斷擴大。極智嘉招股書顯示,在2024年,全球約有180,000個倉庫,較過去十年增長逾50%,而同期該等倉庫的平均規模增長逾30%。

但就目前來看,傳統的非自動化倉儲解決方案普遍面臨着效率低下、缺乏可靠性、運營成本高和缺乏靈活性等多重挑戰,已難以滿足現代物流的需求。

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則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存取、搬運、揀選及分揀各種物流操作的自動化集成系統,以自動化方案替代重複性人力勞作,促進快速物料搬運、密集存儲、高效庫存和揀選以及精確分揀,顯著提高了運營效率和空間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並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庫存積壓。

此外,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還具有可擴展性和靈活性,使企業能夠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或訂單量波動,同時保持運營一致性。

在全球貿易擴張、電商興起及對環境可持續性需求不斷增加的推動下,全球向數字化轉變及自動化技術突飛猛進,全球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市場出現大幅增長。極智嘉招股書顯示,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市場已由2020年的3008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471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11.9%。

未來,隨着自動化技術不斷成熟及獲得更廣泛的認可,加上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及政府扶持政策,預計2029年全球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市場將達到804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11.3%。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前期資本投資高昂及若干技術壁壘,倉儲自動化的全球採用率仍然相對較低。在2024年,全球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的總潛在市場空間超過人民幣2萬億元,還有約80%的倉庫尚未採用自動化解決方案。

倉儲機器人在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中承擔核心執行角色,通過自主導航、智能調度和精準作業等技術實現高效倉儲管理。某種程度來看,亞馬遜的100萬臺機器人部署量看似龐大,實則僅觸及全球倉儲自動化需求的冰山一角。

基於倉儲機器人龐大的市場前景及潛在部署空間,包括極智嘉、海康機器人、快倉智能、海柔創新、牧星智能等多家玩家已湧入佈局。

其中,作爲全球倉儲機器人龍頭企業,公開信息顯示,極智嘉預計7月9日正式以“2590”爲股票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將成“全球AMR倉儲機器人第一股”。

極智嘉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極智嘉已向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交付了約56,000臺AMR,連續六年成爲全球倉儲履約AMR市場份額第一。

快倉智能專注於倉儲機器人研發,截至2024年9月,已累計出貨量超2.5萬臺,在全球20多個國家、50多個行業,爲1000餘家客戶提供服務。其中,不乏鴻星爾克、菜鳥網絡等頭部企業。

海康機器人也早已在商業倉配領域進行佈局,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其爲京東亞一倉庫提供230臺分揀機器人;2019年攜手香港百佳超市落地300臺AMR貨架到人越庫方案項目;2023年與韓國CJ物流合作完成了131臺倉儲機器人自動化項目等。

2024年,海康機器人還推出全新高效高密料箱到人解決方案「STRP」。該方案以STU料箱機器人爲核心,搭配Q1P潛伏機器人等硬件產品和iWMS-Logistics、RCS-2000等軟件系統進行柔性協同,能高效完成料箱到人的入庫、出庫和盤點等業務,展現出優秀的高密存儲及高效揀選能力,可廣泛應用於電商、物流、3PL、醫藥、汽車、3C等領域,爲行業的柔性智能化升級提供新思路。

作爲箱式倉儲機器人系統專家,截至2025年3月,海柔創新累計出貨機器人約‌19000臺‌,全球累計運營項目超1500個,廣泛應用於全球鞋服、汽車、零售、3C製造、能源、醫藥、第三方物流、跨境電商等多行業多場景。

大規模協同調度能力成制勝“利刃”

隨着越來越多的玩家湧入,國內倉儲機器人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企業又將如何在市場競爭中快速佔據一席之地?

“大規模協同調度能力”無疑是這場差異化競爭的核心。

與工業機器人單機作業或服務機器人單點交互不同,現代智能倉庫需要成百上千臺機器人在數萬平米的空間內高效協同運轉。而當單倉機器人規模突破千臺級時,調度系統需解決路徑衝突、任務優先級動態分配、負載均衡等問題。

以亞馬遜爲例,其新推出的Deep Fleet系統可通過協調亞馬遜物流網絡中的機器人移動,將機器人車隊行進時間減少10%。亞馬遜稱,這意味着擁堵減少、路徑更高效、客戶訂單處理更快。

值得一提的是,Deep Fleet模型正是基於亞馬遜站點內海量庫存移動數據集開發,並運用了Amazon SageMaker等AWS工具。

對標亞馬遜的Deep Fleet,極智嘉推出的Hyper+核心算法平臺涵蓋路徑規劃、任務分配、預測性分析等,能根據實時數據調整機器人行爲,提高系統響應速度和決策準確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成本效益最大化。

公開信息顯示,Hyper+核心算法平臺支持25種針對倉儲任務的算法,單倉可協調超5000臺機器人協同作業,揀選效率達每工位每小時400件(貨架到人)和300件(貨箱到人),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其大規模多機混合調度系統已在UPS、Coupang等“千臺級”項目中驗證,確保高併發場景下的穩定性和效率。

爲了應對超千臺大規模挑戰,海康機器人在2024年推出了RCS-2000 V4.0機器人控制系統,能夠在單場地中實時調度超過300種車型和2000多臺機器人的流暢運行。同時,選車分配算法能夠在1秒內完成對1000臺機器人和2000個任務的最優匹配,提高了調度效率和準確度。

海柔創新精準捕捉市場動態,迅速加大對調度系統的研發投入,並在2024年,對HaiQ智慧倉儲平臺中的智能設備調度系統ESS又進行了一次升級,將調度能力從700臺躍升至3000臺。同年,海柔創新還成功交付了首個超千臺機器人的商業項目。

總體而言,大規模多機調度能力是倉儲機器人行業降本增效、實現智能化升級的核心要素。這種能力不僅能優化多類型機器人的任務分配與路徑規劃,避免“機器擁堵”,還可應對電商大促等訂單波峯,動態調整作業流程。

從行業發展看,大規模多機調度能力是企業承接大型項目的技術壁壘,更是推動倉儲從“單機自動化”邁向“全局智能化”的關鍵,直接決定着倉儲機器人系統的運行效率與商業價值,引領行業向智能倉儲網絡生態演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