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火爆,硅谷大佬想入局,盯上了小馬智行

智能車參考
06-27

Robotaxi風口當前,硅谷大佬已經坐不住了。

這不,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真正有錢、懂技術、自動駕駛領域攪動過風雲的硅谷大佬,決定重新入局——方式是瞄準最優質的資產,買買買。

什麼資產?來自Robotaxi標誌性玩家小馬智行的資產,卡蘭尼克被曝想要入股\收購小馬智行的美國業務。

小馬智行被人垂涎,這不意外。不過如果這個人是卡蘭尼克,多少有點別的趨勢和風向在改變。

因爲卡蘭尼克,更早之前更知名的經歷是Uber創始人,開創了網約車、共享出行這個賽道……而且卡蘭尼克對於技術創新和自動駕駛,幾乎是和馬斯克一樣,從第一天就看到了其顛覆式變革力。

卡蘭尼克不僅很早就把自動駕駛、Robotaxi視爲共享出行的終極關鍵,親自督導的Uber自動駕駛業務一度也是行業內跑得最快的組織,還曾冒天下之大不韙從谷歌把萊萬多夫斯基挖到了Uber……成爲了無人車全球第一官司的被告。

現在,淡出江湖多年之後,卡蘭尼克在一個他認爲的天時地利時刻,把目光鎖定了小馬智行——他認爲的最優質Robotaxi標的。

Uber創始人盯上小馬智行美國分公司

有報道稱,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正在找投資人攢局,打算收購小馬智行的美國子公司。有消息稱,全球網約車巨頭Uber也有意參與其中,幫助卡蘭尼克達成收購——因爲雖然卡蘭尼克退出了Uber管理,但仍然持有相關股份。

Uber官方對此進展拒絕回應,只表示:

Uber奉行平臺化戰略,我們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與多家能安全落地自動駕駛的公司合作。

據報道,這項潛在的併購實際推進的難度也不算大。因爲很早之前,小馬智行就出於合規原因,在各地研發中實現了代碼和數據相互獨立的操作。可以理解爲,公司是統一公司,但業務相互獨立,某個地區的業務實際都在獨立發展。

就看卡蘭尼克決心有多強,以及小馬智行如何接招了。

雙方其實也是“老朋友”了。

因爲大家都第一批入局自動駕駛、無人車,是瞄準Robotaxi終極目標的行業先驅。

卡蘭尼克這個人,你可以說他道德不夠崇高、管理能力低下,但無法否認其在顛覆式創新領域的眼光。

在山姆·奧特曼成爲硅谷寵兒之前,卡蘭尼克是最受矚目的那一個。

硅谷天才少年,自動駕駛創業元老

卡蘭尼克出生於1976年,人生軌跡和很多硅谷天才相似:

少年天才,小學還沒畢業就學會了編程。

輟學名校,1998年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輟學。

連續創業,2007年作價1900萬美元將創業項目賣了,悠閒了一段時間。

2009年和朋友在巴黎玩,因爲打不到車,就萌生創業念頭,創立了網約車公司Uber,擔任CEO。2015年,自動駕駛創業高潮前,Uber就與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設立了技術研發中心,開始在無人駕駛領域合作。

這背後源於卡蘭尼克對自動駕駛極度重視,他認爲開發自動駕駛汽車事關Uber“生死存亡”。如果Uber的競爭對手率先實現自動駕駛,“整個Uber將一文不值”。

時代的發展很快印證了卡蘭尼克的眼光。

Uber與卡內基梅隆大學合作第二年,Waymo從谷歌獨立,小馬智行在硅谷創立,百度則在2017年整合自動駕駛資源,設立了IDG。

Uber從卡內基梅隆大學挖走了數十人,成立ATG(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部門,專門負責研發自動駕駛,爲該部門投入了數億美元。

同時不甘於Robotaxi這一條商業化道路,還斥資6.8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卡車公司Otto,得到了谷歌無人車核心工程師萊萬多夫斯基,這爲卡蘭尼克後來下臺埋下一顆雷。

△左爲卡蘭尼克,右爲萊萬多夫斯基△左爲卡蘭尼克,右爲萊萬多夫斯基

此後Uber的自動駕駛團隊快速擴張,2017年僅車上的安全員和測試員就多達數百人,公司領導層指示他們“里程突進”,一週累計里程突破13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3圈還多。

就在此時,Waymo向Uber發起訴訟,指控Uber盜用專利,萊萬多夫斯基涉嫌竊密。卡蘭尼克作爲CEO自然牽涉其中,在訴訟中他透露,是他建議萊萬成立Otto,然後由Uber收購。也承認萊萬向自己彙報過,其離職後仍持有谷歌無人車的資料。

因爲卡蘭尼克故意隱瞞了多項關鍵信息,導致Waymo和Uber雙方發生訴訟糾紛。最終雙方於2017年和解,萊萬被解僱入獄,卡蘭尼克因爲這場風波,加上此前的內部醜聞,被Uber趕出公司。

再後來由於致命車禍,Uber自動駕駛業務也風雨飄搖,在2020年作價44億美元,打4折出售給了自動駕駛公司Aurora。

出局後的卡蘭尼克繼續創業,入局外賣市場,2021年項目估值一度高達150億美元。這八年他很少對外發聲,遠離了公衆視線。

近兩年,卡蘭尼克迴歸到聚光燈下,發聲露面,顯示自己仍然關心着自動駕駛。

卡蘭尼克“深感遺憾”地回憶稱,Uber當時的技術僅次於Waymo,如果能堅持,甚至本來能超越,並表示Uber放棄自動駕駛是“巨大的戰略失誤”。

曾和Uber同年發力的Waymo如今已是全球Robotaxi領頭羊,周訂單突破25萬單。同期入局的小馬也以技術實力和天才雲集的團隊聞名,被行業稱之爲「中國版Waymo」。

曾經和Waymo競爭的卡蘭尼克,想要藉助「中國版Waymo」東山再起。

爲什麼是小馬智行?

2016年底,小馬智行在硅谷創立,半年以後就獲得了加州路測牌照,2019年6月又獲得了美國Robotaxi運營牌照,一度在美國5個城市進行常態化路測或運營。

後來非技術因素,美國路測一度暫停後又恢復測試,但小馬的全球業務並沒有止步,國內落地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東的沙特和阿聯酋,歐洲的盧森堡,亞洲的韓國也都在推進合作。

△左後爲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EO彭軍△左後爲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EO彭軍

邁向全球落地,挑戰不同地區各種各樣的場景,就是小馬技術實力最好的證明,這已經獲得了資本市場認可。

2024年11月,小馬智行以“PONY”代碼敲鐘上市,融資額近3億美元,規模創下美股自動駕駛領域年度之最。

自動駕駛也在2024年走出低谷,迎來新一波高潮。馬斯克近期正式躬身入局,更是讓Robotax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而也就是最近,小馬智行還被納入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也是另一重肯定和認定。

所以歸結起來一句話——

Robotaxi價值在兌現,卡蘭尼克的風口嗅覺在作用,小馬智行則已經成爲代表性標的。

卡蘭尼克盯上小馬智行,算不上多意外~~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