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月官方製造業PMI 50.5,製造業景氣水平繼續回升

老虎資訊綜合
03-31

3月31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50.5%,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製造業景氣水平繼續回升。3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0.8%,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非製造業擴張步伐有所加快。3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爲51.4%,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擴張加快。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2025年3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

2025年3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對此,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進行了解讀。

3月份,春節因素影響逐步消退,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加快,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爲50.5%、50.8%和51.4%,比上月上升0.3、0.4和0.3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在擴張區間繼續上行,我國經濟總體保持擴張。

一、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連續兩個月擴張

3月份,製造業PMI升至50.5%,景氣水平繼續回升。

(一)產需兩端擴張加快。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爲52.6%和51.8%,比上月上升0.1和0.7個百分點,擴張有所加快。從行業看,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等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升至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相關行業產需加快釋放;木材加工及傢俱、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業兩個指數均低於臨界點,相關行業供需仍顯不足。受製造業產需回升等因素帶動,企業採購意願較強,採購量指數爲51.8%,連續兩個月保持擴張。

(二)中小型企業PMI均有改善。大型企業PMI爲51.2%,比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仍高於臨界點。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爲49.9% 和49.6%,比上月上升0.7和3.3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景氣水平不同程度回升。其中,小型企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爲50.8%和49.8%,均較上月明顯改善。

(三)三大重點行業PMI穩中有升。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和消費品行業PMI分別爲52.0%、52.3%和50.0%,比上月上升1.2、1.4和0.1個百分點,景氣水平連續兩個月回升;高耗能行業PMI爲49.3%,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

(四)價格指數有所回落。受近期原油、鐵礦石等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爲49.8%和47.9%,比上月下降1.0和0.6個百分點,製造業市場價格總體水平有所下降。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均位於52.0%以上擴張區間,相關行業原材料採購和產品銷售價格水平有所上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較上月回落。

(五)市場預期基本穩定。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爲53.8%,比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持續位於擴張區間,製造業企業對近期市場發展總體保持樂觀。從行業看,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電氣機械器材等行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均位於60.0%以上高景氣區間,相關企業對行業發展信心較強。

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擴張加快

3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0.8%,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非製造業擴張步伐有所加快。

(一)服務業景氣水平回升。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0.3%,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服務業市場活躍度總體有所提升。從行業看,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加快,水上運輸、航空運輸、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於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隨着春節效應逐步消退,與居民消費相關的餐飲、生態保護及公共設施管理、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有所回落。從市場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爲57.5%,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位於較高景氣區間,多數服務業企業對近期市場發展預期繼續向好。

(二)建築業施工進度加快。受氣候轉暖,各地建設項目加快推進等因素影響,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回升,爲53.4%,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從市場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爲55.3%,升至較高景氣區間,建築業企業對近期市場發展信心有所增強。

三、綜合PMI產出指數繼續上升

3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爲51.4%,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躍度有所增強。構成綜合PMI產出指數的製造業生產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爲52.6%和50.8%。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