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日報 | 分析:排隊退出質押的ETH數量不斷增加;Michael Saylor再次發佈比特幣Tracker信息

老虎資訊
08/18

分析:排隊退出質押的ETH數量不斷增加,或將帶來較大市場拋售壓力

Bitwise 高級投資策略師 Juan Leon 表示,即將解押的 ETH 數量不斷增加,以太坊區塊鏈的驗證器退出隊列週五達到 855,158 枚 ETH,創歷史新高,這可能是推動該資產近期回調的原因,未質押的以太坊隊列通常會對 ETH 價格產生負面影響,後續也可能帶來較大市場拋售壓力。

Michael Saylor再次發佈比特幣Tracker信息,或將於下週披露增持數據

Michael Saylor 在 X 平臺再次發佈比特幣 Tracker 信息,下週或將披露增持數據,配文:“橙色數量不足”。

中信證券:美股降息交易欲行又止,靜待鮑威爾發言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美國7月CPI發佈後,美股風格切換讓市場回想起2024年7月11日的降息交易。

8月14日,美國7月PPI大超預期,影響了降息交易。我們認爲若鮑威爾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態度鴿派並宣佈9月降息,美股市場降息交易主線或能重新明確。屆時,2024年7月降息交易中對利率敏感的羅素2000、標普500房地產和納指生物技術上漲的行情或將再度上演。

Tom Lee:比特幣戰略儲備確保美國在未來數字化轉型中的主導地位

8月17日,BitMine新任董事會主席Tom Lee轉發美國財長貝森特關於美國比特幣戰略儲備的推文。Lee表示,美國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是重要的一步,確保未來數字化轉型中的主導地位。

貝森特在推文中稱,最終被沒收給聯邦政府的比特幣將成爲特朗普總統三月行政命令中建立的戰略比特幣儲備的基礎。財政部致力於探索預算中性的途徑獲取更多比特幣,以擴大儲備並履行總統承諾,使美國成爲世界比特幣超級大國。

泰國將推出TouristDigiPay計劃,支持遊客加密貨幣支付

泰國將於週一推出“TouristDigiPay”計劃,允許外國遊客將加密貨幣兌換爲泰銖並通過二維碼支付。該服務在監管沙盒內運行,僅面向臨時入境遊客,需完成KYC/反洗錢審覈。此外,泰國央行已推出“遊客錢包”,支持尚未建立跨境QR支付協議國家的遊客使用,交易設有每月5萬至50萬泰銖限額。

DeFi Technologies 董事會成員:加密貨幣將在五年內成爲阿聯酋第二大行業

據 ChainCatcher 報道,DeFi Technologies 董事會成員 Chase Ergen 表示,阿聯酋的監管政策和商業環境將推動加密貨幣行業在五年內成爲該國第二大行業。Ergen 稱,阿聯酋在領導力、立法和社區建設方面享有盛譽,預計區塊鏈行業將成爲經濟中兩位數增長的部分。阿聯酋擁有清晰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無債務經濟、低犯罪率、優惠稅收政策及前瞻性領導力。

The ETF Store 總裁:BTC 和 ETH 財庫公司的股票應被視爲加密貨幣衍生品,並具有特殊風險

8月18日,The ETF Store 總裁 Nate Geraci 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單純購買比特幣和以太坊的財政公司應被視爲加密貨幣衍生品,並具有特殊風險。

Geraci 強調,這些公司的估值模型需考慮其作爲加密貨幣衍生品的特性,並對業內對此觀點仍存爭議感到意外。

Galaxy Digital:加密市場槓桿率快速增長,導致市場脆弱性提升

Galaxy Digital最新報告顯示,二季度加密抵押貸款規模環比增長27%至531億美元,創2022年初以來新高。近期BTC價格下跌引發超10億美元合約爆倉,凸顯槓桿積聚帶來的市場脆弱性。報告指出,USDC場外借貸成本自7月以來持續上升,鏈上與鏈下美元流動性錯配加劇,DeFi流動性緊張及借貸集中度提升,令市場壓力點增多。

Bitwise分析師:即將解質押的ETH數量不斷增加,或將帶來較大市場拋售壓力

以太坊區塊鏈的驗證器退出隊列在本週五達到855,158枚ETH,創歷史新高,Bitwise高級投資策略師Juan Leon表示,即將解押的ETH數量不斷增加,可能是推動該資產近期回調的原因,未質押的以太坊隊列通常會對ETH價格產生負面影響,後續也可能帶來較大市場拋售壓力,因爲像stETH這樣的質押代幣可以折價交易,而折價會降低抵押品價值,從而引發風險削減、對沖甚至清算,最終導致ETH現貨拋售,通過DeFi協議流動性池進行的槓桿“stETH循環”交易將不再盈利,交易員通過平倉和出售ETH來償還貸款也形成同步拋售壓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