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赴香港上市正在成爲趨勢。自中興通訊於2004年10月9日作爲A股上市公司率先在香港上市以來,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有48家A股上市公司在香港發行H股上市。特別是香港2018年4月30日上市改革以來,共有19家A股公司(其中2家介紹上市、不涉及融資)實現香港上市、IPO融資共約1,437億港元,分別占上市改革以來香港上市公司總數量(827家)的2.3%、IPO總募資(約15,622億港元)的9.2%。
2024年10月,香港證監會與聯交所作出聯合聲明,宣佈將優化新股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包括加快符合資格A股公司審批流程,以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爲區內領先的國際新股集資市場的吸引力,此後湧現出一批宣佈擬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
2024年以來,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有至少33家A股公司衝刺A+H上市。
一、2025年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1家)
截至2025年3月31日,2025年A股公司在香港上市目前僅1家、募資26.76已港元,分別佔今年已上市公司數量17家的5.9%,佔IPO總募資金額170.86億港元的16%。
在過去的2024年、2023年、2022年,A股公司香港上市分別爲3家、1家、4家,分別佔相應年度上市總數量的4.2%、1.4%、4.4%。
在過去的2024年、2023年、2022年,A股公司香港上市分別募資420.47億港元、10.98億港元、360.87億港元,佔相應年度IPO總募資金額的48.1%、2.4%、34.5%。
二、已在香港遞表的A股上市公司(16家)
目前,已有16家A股上市公司已遞表、申請在香港上市,分別爲:
藍思科技(300433.SZ)、江波龍(301308.SZ)、先導智能(300450.SZ)、天嶽先進(688234.SH)、寧德時代(300750.SZ)、百利天恆(688506.SH)、安井食品(603345.SH)、均勝電子(600699.SH)、三花智控(002050.SZ)、峯岹科技(688279.SH)、海天味業(603288.SH)、邁威生物(688062.SH)、恆瑞醫藥(600276.SH)、鈞達股份(002865.SZ)、吉宏股份(002803.SZ)、康樂衛士(833575.BJ)。
其中,2025年就有13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遞表,當中12家爲首次向港交所遞表。
根據新規,針對合資格A股上市公司,港交所及香港證監會將在不多於30個營業日內完成監管評估,結合申請人回覆監管所需的時間、以及中國證監會備案時間,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將會有更多A股上市公司香港上市開花結果。
三、已公告擬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17家)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不含已香港遞表、正式發佈公告擬香港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還有17家:
賽力斯(601127.SH)、宇信科技(300674.SZ)、三隻松鼠(300783.SZ)、納芯微(688052.SH)、新奧股份(600803.SH)、廣和通(300638.SZ)、紫光股份(000938.SZ)、東鵬飲料(605499.SH)、晶澳科技(002459.SZ)、三一重工(600031.SH)、傑華特(688141.SH)、中偉股份(300919.SZ)、格林美(002340.SZ)、南華期貨(603093.SH)、和輝光電(688538.SH)、劍橋科技(603083.SH)、盛新鋰能(002240.SZ)。
可見香港優化新股上市申請審批制度的影響正逐漸顯現。
四、傳聞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3家)
此外,市場還有傳聞,視源股份(002841.SZ)、牧原股份(002714.SZ)、豫園股份(600655.SH)等A股上市公司,擬赴香港二次上市。
五、若干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香港上市
除了直接選擇H股上市外,還有一些A股公司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香港上市。
科大訊飛(002230.SZ)分拆訊飛醫療科技(02506.HK),已於2024年12月30日成功在香港上市;
南山鋁業(600219.SH)分拆南山鋁業國際(02610.HK),已於2025年3月25日成功在香港上市;
歌爾股份(002241.SZ),分拆歌爾微電子在香港上市,已在港交所遞表;
諾力股份(603611.SH),已公告擬分拆中鼎智能在香港上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