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力估值優勢顯現。野村證券分析師指出,鑑於這家國營公用事業公司強勁的盈利增長潛力,其股價當前被明顯低估。預計2025至2027年間公司淨利潤年增速將達14%,股息支付率有望從2024年的3.8%躍升至2025年的12%及2026年的26%。韓國電力及其子公司水電核電公司將在海外核電項目拓展中扮演關鍵角色。野村將其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買入",目標價大幅調升96%至47,000韓元,該股現漲2.2%報37,750韓元。
勝科工業盈利前景獲雙重支撐。華僑銀行研究團隊指出,這家工業巨頭可再生能源產能擴張及對聖諾哥能源增持股權將共同推動業績增長。公司持續推進可再生能源佈局並着力降低碳強度,增持聖諾哥股權更彰顯其保障新加坡能源安全的決心。華僑銀行維持"買入"評級,將公允價值預估由7.20新元調升至8.45新元,該股現漲1.2%報7.60新元。
馬來西亞芯片出口新政引關注。MIDF研究分析師解讀稱,該國針對美製AI芯片實施出口許可制度,既爲防範芯片經中介走私至中國,也意在規避美國潛在貿易限制。該政策不影響本土數據中心建設,金務大、IJM集團、雙威建築及國家能源等企業將受益於數據中心需求激增。MIDF持續看好大馬建築與公用事業板塊。
莫桑比克鋁廠談判牽動神經。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警示,南非32公司旗下莫扎爾鋁冶煉廠的電力協議談判至關重要——關停重啓成本逾2億美元。但全球類似談判多在最後關頭達成就業保護協議。該冶煉廠貢獻莫國約4%GDP,創造數千就業崗位。摩根士丹利維持"增持"評級及3.05澳元目標價,該股昨日收跌5.1%報2.95澳元。
原油期貨承壓走低。特朗普對俄及貿易伙伴國發出50天關稅威脅未能提振市場,資本經濟學家指出,寬限期反令市場預期供應中斷風險降低。考慮到特朗普偏好低油價,其政策執行力存疑,但若制裁全球主要能源生產國將引發市場巨震。若OPEC+未及時填補缺口,天然氣所受衝擊或甚於原油。WTI結算價跌2.1%至66.9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跌1.6%至69.21美元。
高盛調高原油價格預期。該投行將2025下半年布倫特原油預測上調5美元至66美元/桶,WTI預期調升至63美元。2026年預測維持56/52美元不變,反映長期價格上漲與170萬桶/日供應過剩的抵消效應。低OECD庫存、備用產能萎縮及俄羅斯產能受限等因素,強化了2026年後價格反彈預期。
美原油庫存壓力或緩解。大宗商品分析師指出,近期美國原油庫存激增與出口疲軟態勢有望逆轉,因WTI價格相對國際基準更具競爭力。儘管EIA數據顯示庫存累積1100萬桶且日出口不足300萬桶,但套利窗口已向歐亞市場全面開啓。9月WTI期貨跌0.4%報66.79美元,布倫特跌0.2%報70.20美元。
巴西大宗商品股暗藏風險。瑞銀巴西警告,特朗普對巴西進口商品加徵50%關稅的威脅引發板塊輪動,但鑑於該國高利率環境,部分資源股回報難超固收產品。貿易衝突或致下半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走弱,建議選擇性增持油氣企業普里奧、巴西石油,紙業巨頭蘇薩諾及鋼鐵製造商蓋爾道。
地緣風險溢價推升油價。特朗普對俄政策聲明預期引發原油波動,布倫特原油早盤突破71美元。但經紀商分析師質疑:"既有制裁對石油流通影響有限,軍售僅加劇美俄對峙,難致實質供應中斷。"WTI現漲0.5%報68.78美元,布倫特漲0.5%報70.74美元。
(本文時間戳:北京時間2025年7月15日16:20)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