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微公司將於美東時間8月5日美股盤後公佈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根據彭博分析師一致預期,公司營收預計達到74.19億美元,同比增長27.15%;調整後淨利潤爲7.961億美元,同比下降29.3%;調整後每股收益預計爲0.486美元,同比下降29.5%。
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多項核心指標均超出市場預期:
營收表現:實現營收74.38億美元,同比增長36%,顯著高於分析師預期的71.2億美元。
盈利能力:非GAAP口徑下每股收益0.96美元,同比大增55%,超越市場預期。
分業務表現:
增長引擎:數據中心業務營收37億美元(同比+57%),客戶端業務營收23億美元(同比+68%),延續高速增長態勢;
承壓領域:遊戲業務營收6.47億美元(同比-30%),嵌入式業務營收8.23億美元(同比-3%)。
未來指引:
Q2營收預期71-77億美元(中值74億與市場預期72.4億基本相符);
毛利率分化明顯:計入8億美元出口管制費用後爲43%,剔除後維持54%健康水平。
作爲AMD增長戰略的核心支柱,數據中心業務本季度預計將面臨 5–7% 的環比下滑。主要原因包括:
MI300 系列 AI 加速卡交付節奏階段性調整;
部分超大規模客戶訂單進行結構性壓縮。
儘管如此,長期增長邏輯依然清晰。新一代 MI350 芯片已在本季度進入客戶廣泛取樣階段,並將在年中實現量產。而計劃於2026年發佈的 MI400 系列 將進一步支持 rack-scale 架構,面向下一代大模型推理與訓練需求,技術潛力被高度期待。
自今年第二季度初,AMD面向部分亞太市場的高端AI芯片產品(如 MI308)受政策調整影響,出貨需獲得額外許可。公司預計,這一變動將對Q2營收造成 約7億美元 的壓力,全年累計影響或達到 15億美元,進而拖累整體毛利表現。
若計入該部分影響,毛利率預計降至 43%;
剔除後,核心業務毛利率預計仍穩定在 54% 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AMD近期表示其相關出口許可申請已進入審查流程,市場普遍預期相關限制未來可能出現邊際改善,尤其是在政策協商或臨時通道設立方面。
一旦恢復出貨,相關業務將快速回暖,爲公司下半年盈利修復提供支撐,併爲長期市場拓展重新注入動力。
儘管客戶端業務(包括PC)在上一季度表現出色,但遊戲和嵌入式領域仍處於調整階段:
遊戲收入同比下降 30%,反映主機週期後期需求回落與渠道庫存消化遲緩;
嵌入式收入同比下降 3%,主要受限於企業採購延遲和工業市場復甦緩慢。
綜合來看,這兩個板塊在短期內仍難以構成顯著的增長引擎,預計Q2仍將表現疲軟。
市場目前對AMD的未來走勢出現較爲明顯的分歧。部分機構認爲其AI業務佈局已到關鍵落地期,另一部分則擔心短期政策限制與交付節奏的不確定性。
從整體來看,儘管市場普遍預期AMD本季度營收將面臨一定壓力,但對於其AI芯片迭代能力以及在高性能CPU生態中的長期競爭力,機構投資者依舊保持強烈信心。
當前,AMD正處於人工智能戰略轉型的關鍵過渡期,而即將發佈的這份財報,將成爲市場檢驗其應對外部政策衝擊能力、把控數據中心產品節奏及維持盈利穩定性的核心參考。
若公司能夠順利推進MI350系列AI加速卡的規模化部署、恢復關鍵地區的出口增長,並進一步鞏固EPYC和Ryzen在服務器與PC市場的領先地位,其長期增長邏輯有望進一步被驗證與強化。
無論是從行業地位、產品迭代速度,還是作爲AI時代基礎計算架構的重要參與者來看,AMD本季度財報都不僅是一份業績報告,更是市場重新評估其估值體系與成長潛力的重要基準。
此內容基於tiger AI及彭博數據生成,內容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