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車接人還是進入調整階段?
今日(9月18日)午後,A股突然回調。 上證指數、 創業板指盤中雙雙跌超1%,機器人、半導體產業鏈大幅回落,有色行業跌幅進一步擴大,場內上漲個股降至1000只以下,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3萬億元。港股市場也同步回調,恒生指數從上漲到跌超400點。
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從消息面上看,並無顯性利空。分析人士認為,從昨天晚上國際商品市場的走勢來看,集體下跌走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市場博弈聯儲局降息的結束,一些頭寸此時亦出現兌現情緒。從匯市的走勢來看,雖然人民幣也殺跌,但貶值幅度並不大。
午後突然回調
今日,A股午後突然異動,三大指數集體走低。截至收盤, 上證指數跌1.15%,深證成指跌1.06%,創業板指跌1.64%。個股跌多漲少,滬深京三市超4400股下跌,今日成交突破3萬億。
具體來看,旅遊股逆勢走強,雲南旅遊、曲江文旅漲停;CPO等算力硬件股活躍,德科立、長飛光纖等漲停;半導體芯片股衝高回落,中微公司、賽微微電漲超10%。下跌方面,黃金股集體走低,曉程科技跌超8%;券商、金融科技股調整,大智慧跌超8%。
港股市場午後亦明顯走弱。港股午後隨A股跌幅擴大,恒生指數一度跌超400點。 恒生科技指數回吐逾2%漲勢轉跌1%,AI、機器人、半導體行業衝高回落。
昨晚,聯儲局降息,但外圍大宗商品集體大幅回落,美元指數亦反彈至97上方。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一次博弈聯儲局降息之後的兌現操作。從人民幣走勢來看,雖然美元指數大幅反彈,但人民幣貶值力度並不大。中國8月Swift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佔比2.93%,前值2.88%。
從殺跌結構來看,紅利板塊大幅走弱,可能是市場殺跌主因。午後,金融科技全線走弱,加大了市場回調壓力。成份股中榮科科技、銀之傑、指南針、同花順、財富趨勢等皆出現大跌行情。
消息面上,反而有利好消息傳出。德國萬億歐元資產管理機構DWS首席執行官Stefan Hoops日前透露,今年10月將於歐洲推出跟蹤中證A500指數的ETF,為海外投資者提供佈局中國資產的新工具,屆時DWS或成為全球首家推出跟蹤中證A500指數的ETF的海外機構。
後市如何演繹?
那麼,在市場大跌之後,市場將如何演繹?分析人士認為,今天放量殺跌,在一定程度上會發散一些籌碼。在國慶之前,令市場持續處於震盪走勢,但震盪幅度亦會收斂,走勢依然可能偏積極。待到10月份,市場依然存在機會。
從外圍來看,方正證券認為,聯儲局降息啓動,整體利好中國資產。一是,國內貨幣政策寬鬆空間打開,降準降息可期:聯儲局年內或有3次降息空間,中美利差有望收窄,匯率壓力邊際收窄,為國內央行貨幣寬鬆創造有利外部條件;二是,從歷史經驗看,聯儲局降息週期啓動後,國內權益類資產超額收益明顯,尤其創業板指領升,股市中成長風格領先:2019年和2024年聯儲局降息週期啓動後,國內股市超額收益明顯,其中創業板和成長風格領先。
信達證券認為,過去一年A股綜指漲幅已接近慢牛的上限,參照美股和A股歷史經驗,若為慢牛,指數在半年內難以出現顯著上漲;而若為快牛,震盪期通常較短,預計10月後可能重啓上漲趨勢。政策與微觀流動性共振,推動大級別牛市的可能性較高。歷史上,政策支持與股市流動性改善往往共同推動大級別牛市。例如,在股權孖展規模低於上市公司派息的情況下,均出現較大牛市。當前政策環境積極,疊加資金面寬鬆,牛市主升浪已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