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部署開展汽車行業網絡亂象專項整治行動

工業和信息化部
09/10

爲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切實規範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部署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開展汽車行業網絡亂象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爲期3個月的汽車行業網絡亂象專項整治行動。

本次專項整治行動將集中整治非法牟利、誇大和虛假宣傳、惡意詆譭攻擊等網絡亂象,提升涉汽車企業網絡亂象處置質效,督促企業規範營銷宣傳行爲,營造良好輿論環境,護航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整治問題主要包括:

一是非法牟利問題。(1)通過製作虛假圖片、視頻,捏造故事,炒作和散佈涉車企負面話題,惡意解讀汽車企業銷量波動,攻擊汽車企業經營發展戰略等,賺取網絡流量,獲取商業利益。(2)利用自身話語權和影響力,以“新聞監督”“輿論監督”“科普”等名義,通過以商養測、以測養商、開展商測結合的虛假或不規範測評等方式,獲取商業利益,甚至要挾汽車企業提供“保護費”。通過在汽車產品上市發佈和汽車企業融資等重要節點,發佈涉企虛假不實信息或負面信息,或在評論區帶節奏等,脅迫企業開展商務合作。(3)利用主板機、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製造新型“網絡水軍”,產出虛假內容,製造虛假熱度和趨勢,規避平臺監測,謀取非法利益。

二是誇大和虛假宣傳問題。(1)對汽車、動力電池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2)汽車企業操縱機構或評測類賬號等搞虛假或不規範測評。引用、捏造虛假數據,選擇性披露銷售數據,巧立名目發佈銷量排行等各種榜單。(3)藉助展會、論壇等行業活動及網絡營銷宣傳活動,製造、炒作話題,造成行業及社會不良影響。

三是惡意詆譭攻擊問題。(1)以遏制、打壓競爭對手爲目的,詆譭攻擊汽車企業或者汽車產品,抹黑企業聲譽或者商品聲譽,對企業進行惡意投訴。(2)組織、操縱網絡水軍、“黑公關”“黑嘴”及“飯圈”粉絲,聯動發佈涉汽車企業及企業家的虛假、負面信息,煽動網民情緒,打“口水戰”,惡意抹黑競爭對手。(3)汽車企業高管利用自身影響力在網上“拉踩”引戰。

《通知》強調,要通過組織企業自查、暢通舉報渠道、深入分析研判,根據有關問題線索,強化汽車行業網絡亂象處置力度。組織汽車企業、相關網絡平臺企業認真開展自查,堅決糾正違規行爲。引導汽車企業向網站平臺、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企業屬地省級網信辦舉報反映汽車行業網絡水軍、“黑公關”“黑嘴”及“飯圈”粉絲等網絡亂象問題線索。建立快速處置渠道,依法依約關閉並公開曝光一批參與汽車行業網絡亂象的媒體賬號。深挖網絡亂象背後的公關公司、營銷公司等代理方團隊及購買其服務的汽車企業,依法打擊懲治。

《通知》要求,各地工業和信息化、社會工作、網信、發展改革、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聯動。網絡平臺企業要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加強對採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等的網絡水軍、“黑嘴”的甄別管控,健全平臺涉企侵權信息投訴舉報、爭議標籤、一鍵關聯闢謠內容等產品功能,防止虛假信息誤導公衆。行業協會要引導行業加強自律建設。汽車企業要深入開展自查,自覺抵制網絡水軍、“黑公關”“黑嘴”及“飯圈”粉絲等網絡亂象。要形成合力,持續淨化汽車行業網絡輿論環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