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評分體系正迎來重大變革。隨着經濟學家擔憂關稅引發的物價上漲、通脹壓力、利率攀升及就業市場前景,Fair Isaac Corp宣佈將在2025年秋季將"先買後付"(BNPL)貸款數據納入其信用評分模型。該公司B2B評分副總裁Julie May表示:"BNPL貸款在消費者財務生活中扮演日益關鍵的角色,此舉有助於貸方更精準評估信貸資質,尤其對首次通過BNPL接觸信貸的羣體。"
諸如Affirm、Uplift和Klarna等先買後付服務對資金緊張的消費者愈發具有吸引力。結賬時常見的四期免息分期選項正推動使用率攀升。美聯儲調查顯示,去年15%受訪者在過去12個月使用過BNPL,高於2023年的14%和2021年的10%。其他民調更顯示該比例超40%。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消費者將BNPL用於食品雜貨等必需品——LendingTree上月報告稱,25%用戶因此購買日用品,較一年前激增11個百分點,其中Z世代佔比達三分之一。
消費者信心持續走低。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指數顯示上月信心指數從98.4驟降至93,5月個人消費意外下滑0.1%,逆轉4月0.2%的增幅。當前環境下,維持高信用評分至關重要。Experian數據顯示美國平均信用評分爲715(屬"良好"級),具體分佈爲:21%消費者評分"良好"(670-739)、27.8%"極佳"(740-799)、22.5%"卓越"(800-850),而13.2%屬"較差"(300-579)、15.5%"一般"(580-669)。
優化信用評分需摒棄臨時策略,培養長期習慣。核心準則包括:保持低信用利用率、按時償還賬單、審慎管理賬戶。例如,取消閒置信用卡時應優先處理年費高昂的新卡,因信用歷史長度佔評分權重的15%。三大徵信機構艾可菲、TransUnion和Experian的評分機制略有差異,但均重視持續財務自律。Fair Isaac Corp強調,頻繁申請信用卡會導致查詢記錄累積,可能拉低評分;整合債務至單一賬戶更爲明智。
儘管美國銀行財富管理指出"悲觀情緒未必直接引發經濟衰退",且美聯儲數據顯示信用卡債務首季降至1.18萬億美元,但醫療賬單等突發事件仍可能顛覆財務穩定。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年初已移除約1500萬美國人信用報告中的490億美元醫療債務,然而經濟背景下的整體財務健康仍顯脆弱。在不確定時期,既不可輕視信用評分,亦不應玩弄系統——穩健習慣遠勝於最後一刻的取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