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教育8月23日訊,今日,富維薄膜(FFHL.US)公告稱,公司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式遞交臨時股東大會委託書。
公司計劃於2022年9月19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正式審議和表決與一站式視頻技術服務商百家雲的合併協議。在此之前,百家雲的股東會已100%表決通過了這一合併協議。
自今年7月18日,富維薄膜與百家雲宣佈將簽訂合併協議以來,其股價連續多日上漲。從7月18日的4.72美元一路快速攀升至8月19日的9.85美元,累積漲幅達109%。
中國音視頻SaaS赴美第一股
此前即將簽署合併協議的消息一出,便獲媒體和行業的關注。業內廣泛猜測這是百家雲擬通過借殼或SPAC方式在美股上市。
由於SPAC一般為空白支票公司,無經營業務也無運營資產,而富維薄膜有實際業務卻面臨行業發展不及預期的情況。因此此次交易看做由私有公司(Private Company)收購上市公司從而完成上市或更為恰當。此時的收購方為私有公司,上市殼公司為被收購方。
根據此前富維薄膜發佈的公告,若富維薄膜順利獲得股東對業務合併的批准,交易完成後,百家雲和富維薄膜現有股東將分別持有合併後公司已發行股份約96.79%和3.21%。

此次公告也提到,公司股東或將在股東大會上考慮和表決某些額外的與交易相關提案,包括:一是名稱變更,提議將公司名稱從「Fuwei Films (Holdings) Co., Ltd.」變更為「Baijiayun Group Ltd.」,在交易完成前立即生效;二是股本變更,提議在生效時間之前變更公司的授權股本。
合併後,上市公司的股票代碼也由「FFHL」變更為「RTC」,為「Real TimeCommunication」的縮寫。雙方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合併、名稱變更、代碼變更等事宜後,百家雲或將「反客為主」,成為中國首家登陸納斯達克的音視頻SaaS技術服務商。
「招股書」的多個特點
百家雲表示,對於採用「借殼」這一路徑上市的公司而言,這份向SEC遞交的長達三百多頁的臨時股東大會委託書,既是第一次公開亮相的成績單,也相當於公司赴美上市的「迷你招股書」。
根據臨時股東大會委託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百家雲財年總收入約為4145萬美元,較上一財年約2337萬美元的總收入實現大幅增長,增長率近80%。
委託書還首次披露了百家雲的利潤情況。百家雲2020財年的毛利、稅前利潤、淨利分別是1330萬美元、380萬美元、370萬美元;2021年財年的毛利、稅前利潤、淨利分別是1850萬美元、400萬美元、360萬美元。過去兩個財年,百家雲淨利潤率均達10%左右。

據文件介紹,百家雲營收及淨利潤的如上表現,主要得益於客戶數量的大幅增長和產品矩陣的擴大完善。從客戶數量來看,截至2021年12月31日,百家雲累計服務2783家付費客戶,與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付費客戶總數相比增長了166.2%。
此外,文件還披露了百家雲最新的董事及高級管理成員構成情況。合併後的上市公司董事會將包含5人,包括董事長、執行董事兼CEO李鋼江,執行董事兼總裁馬義,獨立董事劉春,獨立董事林爾路,董事閆磊。其中獨立董事劉春現任鳳凰新媒體高級副總裁,獨立董事林爾路現任鼎信資本管理合夥人,董事閆磊是合併前上市公司的董事長。

合併後的上市公司,董事長兼CEO李鋼江擁有27.57%的股份,總裁馬義擁有8.49%的股份,員工持股平臺擁有17.58%的股份,其他百家雲投資人和公衆股東擁有46.36%的股份。上市公司實行AB股制度,每股B股相當於15股A股的投票權。董事長李鋼江、總裁馬義和員工持股平臺持有的是B股,其他人持有的是A股。通過一致行動人協議,李鋼江總共擁有63.57%的投票權,員工持股平臺擁有30.98%的投票權。
根據此次披露的文件,截至2021年6月30日,百家雲在中國註冊擁有68項軟件版權、24項專利、43個域名和31個商標。如今,百家雲客戶所在行業包括但不限於教育、金融、醫療服務、廣告電商和IT等,業務覆蓋北京、上海、深圳、西安、鄭州、南寧、南京、武漢等十幾個城市。公司已在中國十幾個城市建立了分支機構、研發中心和辦事處,擁有450多名員工,包括產品設計、測試團隊和支持產品快速更新迭代的研發團隊。
(文章來源:藍鯨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