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年末,海內外利好消息紛至沓來,資本市場也是“聞絃歌而知雅意”,近期港股三大指數的底部不斷抬升,市場氛圍轉向樂觀。
消息面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11月30日表示,美聯儲可能從12月開始便縮小加息幅度。美聯儲官員態度轉鴿,預計將在極大程度上刺激全球資本市場風險偏好提升。
而若將視線轉移至國內,伴隨防疫政策持續優化,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因素開始減少,投資者情緒也逐步好轉,近幾個交易日股指出現企穩並重新走強的跡象。
概念板塊方面,智通財經APP注意到數據中心等方向近期有標的反覆活躍。以標杆股中國聯通(00762),進入11月後,聯通股價“旱地拔蔥”,至今累計漲幅已經接近四成;而除了中字頭國資股以外,以萬國數據(09698)爲代表的第三方IDC企業股價也是蠢蠢欲動,近一個月萬國累計漲幅超過五成。
(圖爲中國聯通H股K線圖)
時值歲末,新舊轉換之際,板塊指標股頻繁異動,這或許值得投資者高度重視。
指標股頻繁異動背後,估值修復+政策催化形成合力
近期資金積極做多中國聯通、萬國數據等標的,一個底層的市場邏輯或在於年關漸近,前期市場的主線如新能源等熱度持續下降,市場開始尋找新的品種來接替舊的熱點。而數據中心、數字經濟、信創等概念板塊,本身估值普遍處在低位,且過去較長一段時間裏政策催化較爲密集,因此受到了市場活躍資金的青睞。
以數據中心概念股爲例,目前,我國數據中心市場是以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爲主導,第三方數據中心運營商共同參與的格局。根據中國信通院的報告,就2020年數據中心業務市場收入佔比來看,基礎電信運營商約佔總市場規模的54.3%,其中中國電信(00728)、中國聯通、中國移動(00941)的市場規模佔比分別約爲23.8%、16.7%、13.8%。
作爲國家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近年來圍繞數據中心等相關產業的支持政策層出不窮。譬如,今年2月,國家四部委聯合引發通知,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啓動。另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張志華此前透露的信息,自今年2月實施東數西算工程以來,項目總投資已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算力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據悉,東數西算工程是通過構建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佈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作爲該工程的重要一環,隨着項目穩步推進,可預期的是數據中心產業鏈相關公司將持續、深度受益。
儘管政策面利好消息不斷,但相關標的長期股價走勢差強人意。
以三大運營商爲例,儘管其在新經濟領域如數字化業務等方面持續取得進展,但長期以來資本市場似乎已習慣給予該類公司較低的估值。截至12月2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H股PB分別爲0.78倍、0.6倍、0.36倍,低於其過去五年曆史均值1.07倍、0.66倍、0.62倍;同期,三大運營商A股PB分別爲1.25倍、0.93倍、0.94倍,亦明顯低於全球運營商PB平均值1.31倍。
不過,上述現象或許將在未來發生積極的變化。據相關媒體報道,11月2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2金融街論壇演講中指出,要把握好不同類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邏輯,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當前A股央企上市公司市盈率不足8倍,爲近10年來最低水平,需加快完善契合國有企業特點的估值方法,扭轉當前國有企業在資本市場大幅“折價”的趨勢。
監管層重磅發聲,市場自然是聞絃歌而知雅意,在此之後的幾個交易日裏三大運營商股價均有所上漲,其中又尤以聯通漲幅居前,過去9個交易日裏該標的H股累計漲幅逼近兩成。
無獨有偶,近一個月第三方數據中心運營商也迎來普漲行情,其中標杆股萬國數據漲幅已超五成,而在美股上市的秦淮數據(CD.US)亦迎來強勁反彈行情,種種跡象或預示着在此位置市場對於相關標的認可度已然較高。
行業基本面優化,業績升勢存加速預期
除了估值面、政策面存在吸引力以外,數據中心自身的產業投資邏輯也在優化。
宏觀方面,根據工信部日前披露的2022年1-10月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來看,今年以來通信行業運行平穩,前10月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32萬億元,同比增長8%;新興業務收入2563億元,在電信業務收入中佔比19.4%,其中數據中心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7%,高於電信業務整體增速。
而作爲我國數據中心市場的“中流砥柱”,三大運營商的業績也在過去幾年高速增長。進一步聚焦,數字化業務無疑已成爲運營商新的收入增長點。數據顯示,2022Q1期間中國移動的DICT(IDC、ICT、移動雲及其他政企應用及信息服務)業務收入237億元、同比增加50.9%;中國電信的產業數字化業務收入294.14億元,同比增長23.2%;中國聯通的產業互聯網業務收入194.19億元,同比增幅也達到了34.8%。
與此同時,第三方數據中心運營商的經營表現亦較爲強勁。以萬國數據爲例,近年來該公司收入規模持續快速擴張,而EBITDA保持良好水平。最新財報顯示,Q3期間公司淨收入同比增加14.9%至23.68億元,經調整EBITDA同比增長10.9%至10.67億元。
經營數據方面,2022Q3萬國已獲客戶簽約及預簽約的總面積增長至61.84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6%;運營面積增加至51.05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2.4%。截至9月末,萬國運營面積的簽約率爲95.6%,在建面積的預簽約率爲71.5%,而運營面積的計費率則升至70.5%。
行業指標股業績向上,而展望後市,在政策密集催化下,相關標的業績升勢存在進一步向上加速的預期。
綜合上述,站在當前時間節點,投資者或仍可參與數據中心概念股的右側行情。一方面,在美聯儲態度轉鴿、國內防疫政策優化的背景下,資本市場壓制因素正在減弱,人心思漲之下低估值、基本面整體無虞的IDC概念股具備一定博弈價值;另一方面,十月的重要會議將“國家安全”置於顯要位置,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統籌發展和安全尤爲重要,後續針對數字經濟、數據中心等新興產業的支持政策預計仍將會不斷出爐,而這勢必會進一步催熱相關板塊的市場溫度。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