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23日,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視頻雲市場跟蹤(2022上半年)》報告顯示,2022上半年中國視頻雲市場規模達到50.5億美元,同比增長15.7%,其中視頻雲基礎設施與解決方案市場增速均有回落,調整後下半年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2.7%和28.7%。與上期預測相比,IDC根據2022上半年實際情況更新了全年預測數據,並結合行業最新發展動態和上游預測數據,小幅降低遠期市場增長預期及規模,調整後,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接近300億美元。
回顧2022上半年,頭部客戶在盈利壓力下,加快雲計算基礎設施自建步伐,並提高創新技術產品使用比例,以減少帶寬和雲計算租用支出比例,對本期視頻雲市場大盤增長造成影響。同時,頭部客戶入局視頻雲市場,甚至是整個公有云計算市場,正在改變遠期視頻雲市場的底層增長邏輯。
視頻雲基礎設施市場:
2022上半年,中國視頻雲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達到40.0億美元。本期,視頻內容分發網絡市場規模已略低於視頻公有云/專屬雲基礎設施市場,更高的編碼效率、創新性的邊緣技術產品成爲基礎設施市場的關注焦點,頭部綜合型服務商加速底層資源整合,融合邊緣雲基礎設施資源,建立起統一的音視頻分發與實時通信網絡。
競爭格局方面,市場集中度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其中,視頻內容分發網絡市場,阿里雲、騰訊、華爲雲、百度智能雲、金山雲合計份額環比提升,達到65.9%;視頻公有云、專屬雲基礎設施市場中,阿里雲、騰訊雲、華爲雲、百度智能雲、金山雲合計份額環比小幅降低,達到73.6%。
視頻雲解決方案市場:
2022上半年,中國視頻雲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10.5億美元。其中,視頻直播、視頻點播與音視頻通信依然是視頻雲市場的核心應用場景,但隨着傳統行業客戶比例不斷提高,諸如媒資管理、輕量化內容生產、客戶觸達、以及面向傳統行業的遠程視頻連接等場景和需求正在成爲市場的“新動能”,同時,離散化的需求對於視頻雲服務商的技術產品使用門檻、生態合作與交付能力,亦提出新的要求。
競爭格局方面,五家頭部公有云服務商和一家垂直行業音視頻服務商繼續主導解決方案市場,但受在線教育需求下滑影響,上述六大服務商市場合計份額環比降低,爲62.8%。本期,主要服務商加快向傳統行業應用場景滲透,同時繼續在高清、低時延、交互、沉浸路線上迭代技術產品。
騰訊雲音視頻在三網底層資源融合基礎上,實現“音視頻+加速+安全”能力融合,迭代端側視立方RT-Cube音視頻終端套件,並面向傳統行業遠程音視頻連接與操作場景,發佈5G遠控“無界”方案,基於RTC架構持續探索數實融合;
阿里雲視頻雲在技術側聚焦“編解碼與網絡QOS”等技術指標提升,產品側面向內容生產發佈“智能媒體生產”相關工具,建立企業級視頻製作新範式;
百度視頻雲在智能視頻雲3.0框架下,繼續豐富創作分發與視聯網兩大體系,並在虛擬人直播、智能內容生產、監控內容識別等方向實現技術能力突破;
華爲視頻雲按照三層雲原生媒體基礎設施思路完善音視頻技術產品矩陣,在圖形、空間、音視頻引擎基礎上,將產品整合爲內容與應用兩大服務體系,意圖“釋放音視頻技術生產力”;
金山雲視頻雲加快探索創新視頻方案,在VR視頻解決方案中,加入FOV傳輸、4K/8K採集等技術特徵,面向展會活動、在線課堂、醫療等應用場景,強化供沉浸式體驗;
聲網以RTE產品矩陣爲基礎,加速產品多元化探索,在沉浸式賽道上,強化互動白板、空間音頻等技術能力,在傳統行業探索方面,以低代碼開發與音視頻連接爲核心能力,打造“靈隼”物聯網雲平臺。
IDC中國行業雲服務研究經理魏雲峯表示,在經歷了兩次高速增長後,視頻雲市場進入了短暫的調整週期,從“成本極致化”到“視頻社會化”演進,以實現新舊增長動能切換,正成爲行業共識。而在數字化時代,音視頻作爲一種更高效的信息傳遞載體,對於完成連接與協同、提高客戶觸達效率、提供更好的交互體驗、甚至是在數據驅動決策模式下實現業務與流程創新,都具有重要意義。過往四年,伴隨着互聯網綜合視頻、娛樂直播、短視頻、電商直播等需求的先後爆發,IDC觀察到大量優秀的技術、產品、服務與實踐,從音視頻專用芯片到更高效的編解碼與傳輸方案,從既有技術路線的不斷迭代到融合各類AI特徵的畫質提升與內容生產方案,而經過頭部互聯網用戶反覆錘鍊的中國視頻雲服務商,也將在數字化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上游音視頻交互與沉浸式設備的不斷升級與完善,也爲兩年後視頻雲的“下一站”帶來了廣闊的遐想空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