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就像一個萬花筒,充滿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技術與產品。
作爲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CES從1967年的第一屆展會開始,至今已經走過了55個年頭。每年的CES展會,都被視爲是全年乃至今後幾年科技產品發展的風向標。
而隨着汽車智能化和數字化的不斷發展,CES 近年來也成爲了不少車企的 " 新秀場 "。
在今年的CES上,我們看到除了奔馳、寶馬、奧迪、Stellantis、大衆、沃爾沃、現代等汽車廠商“秀肌肉”外,高通、AMD等芯片大廠也在汽車軟硬件領域展示了各自的最新技術。
數字化轉型成爲車企的重點
與往年不同,今年在交通出行板塊,自動駕駛技術不再佔據C位,各家企業都不約而同地將重點放在數字化轉型上。
梅賽德斯-奔馳在2023年CES期間宣佈,公司將在生產流程數字化方面再發力,使用 NVIDIA Omniverse 平臺,對製造和組裝設施進行設計和規劃。藉助 NVIDIA的AI和元宇宙技術,梅賽德斯-奔馳能夠創建反饋迴路,以減少浪費、降低能耗並不斷提高質量。
通過Omniverse平臺,梅賽德斯-奔馳的規劃人員可以訪問工廠的數字孿生,按需對工廠進行審查和優化。此外,通過將Omniverse與其內部MO360數據平臺相連接,梅賽德斯-奔馳能夠實現全球各地工廠的同步,以此簡化全球生產網絡的運營,並實現對生產設備的OTA軟件更新。
一向對電動技術並不太熱衷的Stellantis集團,在本屆展會上“一反常態”帶來了多款純電新車型,包括Ram 1500 Revolution電動皮卡概念車、標緻Inception概念車和克萊斯勒品牌全系概念車。
其中,RAM 1500 Revolution概念車基於STLA架構打造,採用純電驅動,是RAM品牌電氣化發展的重要車型,官方稱其將重新定義純電皮卡;標緻Inception概念車展示了品牌如何利用下一代智能座艙重塑汽車體驗,並圍繞標緻i-Cockpit打造全新的駕駛感受。
同時,從本屆CES展會上不難看出,數字化已經成爲未來出行的一大重點。出於這種考量,Stellantis NV在本展會上宣佈將成立一個新的車輛數據業務部門Mobilisights,以加速推出汽車數據應用程序和產品。
高通在本屆 CES 則通過一輛全新的概念車,展示如何集成多樣生態系統中不同公司的技術,從而提高更個性的直觀體驗。
這款全新概念車採用了頗具未來感的造型設計,整體造型類似於一臺轎跑SUV,流暢的車頂線條+低趴的車身姿態讓它看上去頗具運動氣息。同時,高通這款概念車還採用了驍龍數字底盤解決方案,提供包括沉浸式信息娛樂、高階駕駛輔助等功能。
虛擬現實技術成智能座艙新風口
在本屆CES展會上,VR/AR技術也是大出風頭,各大廠商的發力點也逐漸開始往VR方面靠。索尼發佈了其頭顯設備PS VR2,蘋果也將在今年發佈自己的首款混合現實(XR)頭顯。除了這兩家,還有HTC、夏普、Meta、松下等,都在CES上展示了自己最新的VR成果。
從上述廠商推出的VR新品來看,產品的輕便和易攜帶性邁上了新的臺階,這或許預示着VR設備已然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各大汽車廠商也非常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趨勢。
寶馬今年直接帶來了一款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也就是BMW i Vision Dee。寶馬在i Vision Dee概念車上首次採用了平視顯示系統,該系統的投影內容能夠覆蓋風擋玻璃的整個寬度,讓信息能夠在儘可能大的表面上顯示。而其混合現實交互界面,通過隱藏在儀表板上的Shy Tech傳感器,駕駛者可以自行決定在先進平視顯示系統上顯示的數字化內容以及內容的豐富程度。
與現有智能化產品在座艙內堆砌大屏的做法不同,寶馬Dee依靠前風擋HUD投屏,且通過1-5級的混合現實交互界面,不僅可實現普通的導航、車況等普通HUD功能,且可作爲元宇宙的入口,進入虛擬世界。此外,在上屆CES亮相的寶馬可變墨水技術也被應用在了寶馬Dee上,能夠讓車輛的外觀實現一鍵變色。
奧迪在本屆CES上將虛擬現實娛樂技術引入了量產車型,參會者可以選擇乘坐奧迪e-tron或奧迪e-tron Sportback,開啓一場與衆不同的“體驗之旅”。
奧迪將這套車載VR體驗技術名爲“Experience rides”,其配套的VR套裝售價699歐元(約5177元人民幣),包含HTC Vive Flow頭顯、8BitDo Pro 2遊戲手柄、安全帶以及一年的訂閱服務。
其不僅可以讓VR內容與車輛實際行駛狀況實時同步,實現沉浸式VR駕乘體驗,還能通過同步用戶的視覺及其他感官體驗,降低用戶的暈車風險。
總的來說,VR套裝並非什麼新鮮物種,但實現沉浸式VR駕乘體驗確實是個“新鮮事”。並且值得一提的是,“防暈車模式”確實解除了很多“暈車黨”對VR設備的牴觸情緒,這一點還是非常人性化的。
說到虛擬現實技術,自然就繞不開關於遊戲的話題。在本屆CES展上,比亞迪就展示了其搭載的英偉達(NVIDIA)GeForce NOW雲遊戲服務技術。
官方稱,藉由GeForce NOW雲遊戲服務技術,無論在臺式機、筆記本電腦、手機端移動設備,還是以軟件定義的汽車,用戶均可以享受到實時、完整的遊戲體驗,不受設備束縛。
在車輛停車或充電期間,用戶無須等待整個文件下載到系統,便可運行平臺上的遊戲。該雲遊戲服務採用由雲端GeForce服務器提供的突破性低延遲流媒體技術,包含了1500款遊戲,包括《巫師3》《賽博朋克2077》等。
目前,比亞迪與英偉達正在進一步探討在雲遊戲服務方面合作的可能性,比亞迪計劃將與英偉達共同定製GeForce NOW應用。
CES上並非只有未來科技
“CES上展示的先進技術往往讓人聯想到科幻世界,但關注更加‘落地’的汽車產品更能引起消費者共鳴。”美國消費技術協會主席加里·夏皮羅在展會上發表了他對汽車產品的看法。
誠然,炫酷的黑科技和前瞻設計讓人心生嚮往,但消費者更爲關心的還是哪些技術能夠即將量產。
到目前爲止,大衆ID.7已經是大衆ID. 家族的第六位成員,和其他家族產品一樣同樣誕生於大衆集團的 MEB 平臺。在本次CES展會前夕,大衆ID.7量產版正式全球首發,該車此前內部代號爲Aero B,也被看作是帕薩特車型的電動繼任者。
比較遺憾的是,大衆ID.7目前只能以僞裝車的形式參展。據此前得到的消息,大衆ID.7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率先在中國上市,並將會由一汽-大衆和上汽大衆共同引入,後續該車還將會推出旅行版和GTX高性能版車型。
作爲一款純電中型轎車,儘管車身貼滿僞裝貼紙,但我們依舊可以看出新車的整體輪廓和細節設計,貫穿式頭燈、發光式LOGO、新式尾燈等細節極具ID.家族式設計精髓。同時,整車的空氣動力學也得到進一步優化,風阻係數僅爲0.228Cd。
大衆 ID.7內飾延續大衆ID.系列的家族式設計風格, 中控屏尺寸加大到15英寸,視覺效果更爲震撼,並內置最新HMI系統。此外,新車在智能方面也將會有所升級,比如可以檢測車外溫度,當拿着車鑰匙走近車輛時,可以提前開啓空調系統預熱或製冷。
新車將會提供單電機後驅和雙電機四驅兩種不同形式,動力電池容量爲77kWh,其最大續航里程可超過700km。
從車型定位來說,大衆ID.7可以算是與邁騰、帕薩特對標的純電動版車型。經過大衆這些年在純電動車領域的發展,儘管還沒達到很高的認可度,但已逐步形成了市場認知,ID.7的加入也適時地豐富了ID. 家族的產品線,預計將有較好的市場反響。
除了發佈頭顯設備PS VR2,索尼在本屆展會上還帶來了索尼AFEELA首款原型車,該車是由索尼與本田合資的電動車公司打造。根據此前規劃,新車預計於 2026 年在日本上市,並計劃在 2027 年春季登陸北美市場。
畢竟是源自於本田和索尼,在雙方的合作模式中,本田將主要負責車輛的駕駛性能、製造技術、售後服務管理等工作,而索尼將負責開發娛樂、網絡和其他移動服務功能。可以說,AFEELA首款原型車繼承了本田的汽車技術,同時也具備索尼在軟件、感知等方面的技術。
關於這款車型,索尼和本田的合資企業SONY Honda Mobility的想法是圍繞着索尼已經聞名的娛樂產品打造一款汽車。毫無疑問,索尼的“殺手鐧”PlayStation 5或將成爲關鍵所在。
衆所周知,汽車正在朝着“智能終端”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企嘗試向汽車內融入更多跨界元素,而索尼對此毫無疑問是非常在行的。看看車裏這幾塊屏幕,可以想見在有着非常充分“操作空間”的前提下,索尼自然也不會“客氣”。
在2023 CES期間,本特勒旗下汽車品牌Holon發佈了自動駕駛巴士,將會在2025年在美國投入生產。
官方將這款車描述爲“世界上第一個符合標準的自動駕駛汽車”。
這款全新的自動駕駛巴士擁有一個四四方方的車身輪廓,並且設計了一個寬敞的空間概念,最多可容納15名乘客,從而縮小了個人和公共交通概念之間的差距。該車的最高速度爲60公里/小時(37英里/小時),其續航大約爲290公里。
除了地面跑的汽車,人們對於天上飛的汽車,所謂的飛行汽車的暢想多年來從未停歇,不管是影視作品,還是實際的概念產品都層出不窮。
在本屆展會上,Aska A5(eVTOL)飛行汽車正式迎來首發亮相,該車預計將會在2026年量產。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飛行汽車目前已經在海外開啓預售,預計正式售價78.9萬美元(約人民幣543.4萬元)。
這是一款eVTOL(可垂直起降)飛行汽車,也就是說,它可以在任何直升飛機能到達的地方完成起降。當在陸地上時,機翼收縮起來使它的尺寸相當於一款SUV車型,使它可以在公路上行駛。
另外,它將由電力驅動6個螺旋槳升至空中,當達到一定高度後,兩側機翼可轉換角度完成飛行,空中飛行距離爲402km。如果在空中突發機械故障,它可以通過打開降落傘安全降落。
實際飛行汽車這個概念由來已久,就像小鵬的旅航者X2已經在迪拜完成試飛,吸引了不少眼球。不過,大多類似產品還停留在概念或者嘗試階段,就像旅航者X2飛行雖然實現了,但沒有輪子自然也就無法在路上跑。
結語
本屆CES上,中國企業的身影略顯單薄。除了比亞迪的GeForce NOW之外,也就搭載了Mobileye自動駕駛技術的蔚來ES8和極氪001兩款車型亮相展會,不復前些年自主品牌集體登陸CES的盛況。
對於這種現象,CTA副總裁史蒂夫·科尼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全球疫情這幾年,中國的參展企業出現了明顯的減少,而在這之前,衆多的中國企業都通過CES將產品拓展到了全球市場。他相信隨着疫情的結束,中國的科技產品企業會再次在CES找到屬於自己的機遇。
作者|常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