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退市,對新力控股債務處置、融資渠道及保交樓各方面都會產生很大沖擊。
聯交所的這份公告,將銷聲匿跡一段時間的新力控股推到了聚光燈下。
4月6日,香港聯交所發佈公告稱,自2023年4月13日上午9時起,新力控股上市地位將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1)條予以取消。公告指出,新力控股自2021年9月20日起已暫停買賣。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1)條,若該公司未能於2023年3月19日或之前復牌,聯交所可將該公司除牌。
自2019年11月15日正式登陸港交所,到2023年4月13日或被強制退市,新力控股也將結束3年零4個月的港股旅程,成爲暴雷房企退市第一股。
截至2021年9月20日停牌,新力控股股價報0.5港元/股,總市值17.85億港元。
聯交所已要求新力控股刊發公告,交代其上市地位被取消一事,並建議新力控股股東如對除牌影響有任何疑問,應徵詢適當的專業意見。
“新力控股被取消上市地位的消息令市場非常驚訝,這也是房企債務風波以來首個退市企業。”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新力退市,對於我們理解房企經營狀況、資本市場反應、風險防範化解、企業競爭格局等都有很多反思和教訓。
“新力控股停牌時間到18個月,按規定觸發摘牌的條件。”北京某券商分析師說,本身也說明新力控股經營方面存在較大壓力。如果退市,對新力控股債務處置、融資渠道及保交樓各方面都會產生很大沖擊。
對於此次或被退市一事,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聯繫新力控股相關人士,均未予回應。
停牌始末
新力控股是一家從江西南昌走向全國的房地產企業,由張園林創立於2010年;2017年,公司將總部從南昌東遷至上海,進一步加速全國擴張的戰略。當時,新力控股資產負債率已高達90.58%,總負債由172.19億元增至442.05億元。
2018年,張園林確定了“保800億元爭1000億元”的業績目標,併爲達成這一目標,採用“120天啓動開發,180天達到預售標準”的高週轉開發模式。這一年,僅因旗下項目未取得建築工程許可證就施工,新力控股就被罰款8次。
與此同時,2016年~2018年,新力控股淨資產負債比率爲190%、270%和240%,遠高於行業警戒線。
2019年11月15日,一路快速發展的新力控股(02103.HK)登陸港股,獲得了一個重要的發展時刻;2020年,新力控股總合約銷售額突破千億元,公司也位列“2020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第29位。
2021年9月20日,新力控股股價閃崩,從開盤3.95港元/股一路下滑至0.5港元/股,股價暴跌87%,於當日下午3點38分起暫停買賣,市值蒸發超120億港元。
直到2021年9月30日,新力控股給出了股價崩盤答案,由於集團近期面臨因宏觀經濟狀況而導致的不曾預期的流動資金問題,公司若干附屬公司未能於相關到期日或之前就兩項境內融資安排於2021年9月18日支付應付利息合共約3874萬元。債務逾期致使公司大股東即實控人張園林部分股權被平倉。
同年10月11日,新力控股再次發佈公告稱,此前的一系列問題已經導致境外融資安排出現技術性違約,且目前沒有資源可以用於償還本月18日到期應付的2.5億美元債本金及利息,在補救措施上尚未制定任何具體方案,接下來將繼續短暫停牌。
此後,新力控股因資金鍊斷裂、債務接連違約等原因停牌至今。
深圳某會計師事務所張姓審計主管認爲,新力控股停牌交易日總天數位居內房股榜首,且上市公司本身確實沒有給出可供復牌的解決方案,如補發往期財報、自動撤銷清盤呈請等。關鍵是在化債層面,新力控股一直沒有主動採取有力動作化解債務,或引入新股東,或尋求債務重組,反而像是坐等退市。
“沒有逆風翻盤的可能性了”
停牌至今,新力控股最終未能熬過除牌“大限”。
此前使張園林成爲輿論焦點的還是2021年7月一封網傳的“新力地產老闆求救信”,雖闢謠稱“求救信”子虛烏有,但江西地產“一哥”還是倒下了。
停牌後,新力控股在2021年12月、2022年4月、2022年9月就曾先後接到聯交所復牌指引。聯交所要求其證明,公司已遵守上市規則的相關內容,即上市公司須有足夠的業務運作並且擁有相當價值的資產支持其運營,其證券才得以繼續上市;刊發所有尚未公佈的財務業績並處理任何審計修改;以及公佈所有重大資料,以供公司股東及其他投資者評估公司的狀況。
但這對於新力控股來說並不容易。
新力控股披露的最後一份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2.18億元,同比增長28.9%;期內毛利潤24.38億元,同比下降7.28%;毛利率21.7%,下降8.5個百分點;歸屬股東淨利潤7.63億元,同比減少7.06%。
“基本上沒有逆風翻盤的可能性了。”一位接近新力控股的市場人士表示,在市場高點激進擴張讓新力遭遇重創,業績下滑幅度在出險房企中排名靠前。退市後,新力控股很難再回到原來正常的投資開發和運營銷售狀態,損失嚴重的還是投資者。
嚴躍進認爲,從退市原因看,和企業經營狀況改善不佳有直接關係,很大程度上說明當前有部分暴雷企業的問題解決是比較複雜的。此次新力控股退市很突然,不排除企業本身無意保留上市地位。新力控股退市事件若不處理好,會加重投資者對暴雷企業的恐慌情緒,尤其是債務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好的企業。
在收到復牌指引的同時,新力控股也接到涉及公司一份私募債券的清盤呈請,於2022年8月23日該呈請被提交至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此後,有關清盤呈請聆訊多次延期。2022年11月新力控股公告稱,法院對該清盤呈請聆訊延期至2022年12月7日,隨後香港高等法院在當日的聆訊會上向新力控股頒佈了清盤令。
今年2月份,新力控股債權人在一個會議上就相關委任事項進行了表決,債權人選定一家名爲Kroll的企業作爲該公司的清盤人。
“這意味着新力更難達到復牌條件了。”前述張姓審計主管說,因很多出險房企債務狀況變化,在“持續經營”一項始終都有問題,審計意見一定不會出現“無保留意見”。上市公司出現這類問題,是需要更多資金增加投入並發展業務,這也導致停牌上市公司無動力復牌。
匯生國際融資總裁黃立衝表示,交易所正式發佈公告,意味着新力控股沒有復牌的可能性,其上市公司地位將被取消,沒有挽回空間。在行業下行週期,新力控股能否通過自身努力解決債務問題,並繼續以非上市公司形式經營下去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從事房地產行業,財富來源於新力控股”,這是張園林的百度百科詞條。走過最輝煌時刻,未來張園林、新力控股或將與房地產業告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