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財經記者 邵雨婷
3月26日,港交所官網顯示,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Horizon Robotics地平線(下稱“地平線”)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建投爲其聯席保薦人。
遞表前四個月時間,地平線剛剛完成了D輪融資,整體估值高達620億元。剛融資就急於上市,地平線似乎十分焦灼於自身的處境,在車規級人工智能芯片行業,通用芯片廠商英偉達依然是王者姿態,地平線在試圖衝擊英偉達的過程中,更要面對來自車企加速了自研車規級人工智能芯片的圍獵。雖然既賣軟件也賣硬件,但“賣鏟子”的地平線需要在抓住客戶與流失客戶的時間縫隙中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持續虧損沒有造血能力顯然不是一個好狀態。
高增長難逃大客戶依賴
招股書顯示,地平線成立於2015年,該公司以軟硬件協同開發爲理念,提供包括算法、專用處理架構(BPU)和開發工具鏈在內的綜合解決方案。創始人餘凱曾在百度擔任了3年研究院副院長,深度參與了百度自動駕駛的起步項目,目前持有地平線16.95%的股份,55.95%的投票權。
據悉,地平線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研發,包括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核心關鍵技術、銷售及營銷相關開支、未來戰略投資合營企業、拓展並增強技術能力等。
地平線的營收總體上保持高增長,但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2021年至2023年,地平線的營業收入分別爲4.67億元、9.06億元、15.52億元,年收入複合增長率達到82.3%;年內虧損分別爲20.64億元、87.2億元、67.39億元;毛利率分別爲70.9%、69.3%及70.5%。
地平線的創始人餘凱曾公開表示,科技公司必須時刻在技術上保持領先,一旦落後就有可能被時代的大浪掀翻,生態則能對企業起到護城河作用。地平線在招股書中稱,預計未來公司研發費用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計劃通過擴大收入規模、維持毛利率水平等來實現收支平衡並實現盈利。
好在地平線目前還不太缺錢。截至2023年末,地平線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113.6億元,以及未動用銀行貸款7.01億元。
成立以來,地平線一直備受資本青睞,至今已進行了15次融資。投資方既包括上汽集團、廣汽資本、長城汽車、東風資產、比亞迪等,涵蓋了汽車行業的上下游。不少投資方也同時是地平線的客戶。
地平線創始人餘凱曾在不久前舉行的2024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目前已經有超過110款量產車型搭載地平線的芯片。截至2023年,地平線的累計出貨量已超過 500 萬,其解決方案被31個汽車品牌採用,搭載超過230款車型。僅2023年,地平線就獲得了100多款新車型的定點。
目前,地平線的主要客戶包括上汽集團、廣汽集團、比亞迪、理想、蔚來等。其中,地平線是比亞迪最大的智能駕駛芯片供應商,也是理想汽車最大的、最主要的智能駕駛芯片供應商。
不過,地平線的客戶集中度仍然較高。2021年至2023年,地平線五大客戶產生的收入總額分別爲2.83億元、4.82億元、10.67億元,分別佔收入的60.7%、53.2%及68.8%。其中,與大衆 CARIAD 的合資公司酷睿程是其第一大客戶,酷睿程貢獻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24.7%、16.0%、40.4%。除去酷睿程貢獻的收入,地平線2023年的收入與上年基本持平。
研發費用吞噬利潤,生存時間緊迫
當下的汽車市場中,智能駕駛已成爲車企非常重要的競爭力,而智能駕駛芯片行業早就成爲一片紅海。
灼識諮詢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市場的規模將達到619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1萬億元,自2023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接近50%。並且,到2030年中國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將接近3000萬輛,智能駕駛功能的滲透率將會從2023年的57.1%上升至99.7%。
但所有的本土智能駕駛供應商都面臨國產替代的問題。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和灼識諮詢的數據,按照2023年的裝機量,地平線是中國第二大高級輔助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超過20%;在高等級自動駕駛(NOA)計算方案市場,2023年地平線的市場佔有率爲35.5%,次於英偉達。
餘凱在採訪中表示:“現在行業還在早期。去年英偉達汽車營收不到10億美金,我覺得自動駕駛在很長時間裏,沒有成爲消費者購車的第一選擇。革命性的東西一定要有長期耐心,但不代表我們沒有信仰。”
餘凱認爲,“技術對於用戶的價值,可以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個就是要可用,第二個則是要好用,第三個就是要愛用。”在餘凱看來,只有具備軟硬協同以及大規模量產能力的玩家,纔可能跑進決賽圈。
據報道,針對更多細分需求,地平線已在鋪開產品。最新系列征程6計劃今年4月發佈,據悉,此前的征程2到征程5都是單一的計算方案產品不同,而征程6則是一個“家族化”的產品。餘凱稱,該系列將覆蓋更多價位、場景和性價比、性能需求。
持續的研發投入也吞噬着利潤,2021年到2023年,地平線的研發支出分別達到11.44億元、18.8億元、23.66億元,分別佔當年收入的245%、207.6%、152.5%。截止2023年,全職研發團隊1478人,佔全體員工總數的71.5%,研發投入的60%用於留住這些研發隊伍。
向高階智駕發力意味着背後需要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如若能順利上市,將爲地平線的研發與市場拓展提供更多、更穩定的資金來源,面對智能駕駛這座“金礦”,這或許只是地平線商業化之路的開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