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熵
花無百日紅,紅人店也逃不開落幕的結局。就在昨天,曾靠着在淘寶賣女裝把公司送上市的網紅張大奕,在微博小號@milksmelllbest女乃 髮長文稱無限期延遲吾歡喜的衣櫥、裙子君、Jupevendue店鋪上新,算是關店。
此言一出,驚起網絡世界的千層浪,有人扒出張大奕是初代網紅,曾與淘寶某高管有過粉色緋聞,有人則吐槽她早該閉店了,衣服款式過時,讓人夢迴初高中時的審美,還有人則將其閉店歸咎於錯過電商直播風口,沒能跟上時代趨勢。
而在張大奕本人看來,她閉店更多的原因還是“順應市場”,隨着電商平臺大環境的變化,運營成本越來越高,而服裝品類本身毛利率微薄,難以爲繼,是時候該停下來了。
01
順應市場,十年網店終落幕
細究張大奕的開店過往,可以發現,這一切並非毫無徵兆。
十年前,張大奕和如涵控股創始人馮敏正式創立淘寶女裝店“吾歡喜的衣櫥”,僅在次年就拿下了耀眼的銷量,單日營業額在兩個小時內達到2000萬元,有人戲稱其是“打敗優衣庫的女人。”
很快,2019年,張大奕持有15%股份的如涵控股在美國成功上市,雖然兩年後,如涵控股就因發展不利而私有化退市,這跟公司與張大奕個人口碑緊密捆綁不無關係。
一方面,如涵控股上市期間張大奕個人口碑受損事件有影響到店鋪銷量;另一方面,當時正值直播帶貨風口,但如涵控股並未跟上這一趨勢,隨着李佳琦、薇婭等人的飛昇,網紅生命週期逐漸衰退的張大奕,能給店鋪帶來的加成也漸漸有限,甚至主理的服裝風格也開始被消費者詬病審美過時。
時代機遇外,張大奕在微博長文中還提到家庭和個人精力的問題,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行業上。
她指出,當下電商平臺從寡頭格局走向羣雄爭霸,淘系店鋪面臨是否在多平臺或者換平臺發展的難題,但由於服裝品類毛利率微薄,而運營成本高居不下,因此紅人店無論在哪都很難賺到錢。
其次,隨着時代需求和運營工具的更迭,紅人店所需的運營成本越來越高,“紅人電商的核心價值,其實就應該是小而美,扁平化管理,紅人做前線,才能真正做到健康盈利的同時還能完成粉絲需求化。”
要麼大力出奇跡,要麼逆勢觀望,而張大奕選擇了第二條路。
02
電商內卷,紅人店該何去何從?
這兩年,像張大奕這樣選擇閉店的網紅並不少見,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已有不下40家女裝網店宣佈閉店/停止上新,其中不乏粉絲百萬或者經營十幾年的老店。
而時代環境的變化,註定女裝電商這條路越發艱難,今年618以來,有關女裝退貨率的詞條頻繁登上熱搜,有商家表示,退貨率甚至高達80%,錢都被物流賺走了,自己還得倒貼。
[新熵]查看張大奕的店鋪“吾歡喜的衣櫥”發現,店內的服裝標價大多在幾十元到幾百元間,價格並不算昂貴,如此高的運營成本,也難怪張大奕hold不住。
不過,張大奕也表示自己並未放棄服裝行業,名下還有另一家“黑標店”(thevever),將着眼於高端市場,推出優質私服。
在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看來,張大奕的選擇,某種意義上也是網紅流量紅利正在消散的一個前奏。作爲直播帶貨的初代網紅,她和同代以及後起的網紅類似,由於掌握巨大流量,並通過直播帶貨實現高轉換,讓頭部主播本身就成爲一個超級渠道,作爲具有強勁銷售能力的渠道。在商業模式上確實可以對廠商施壓,獲取儘可能扁平的供貨價格,這種定價權打法,昔日在國美、蘇寧等連鎖賣場上屢試不鮮。
但隨着企業自播的逐步成熟而帶來的渠道進一步扁平化,這種流量紅利的價值不再能達成“全網最低價”。即使自建產業鏈或建立品牌,也由於網紅們自身缺少企業管理經驗,而在相應的設計、生產和售後服務中難免總會意外“斷鏈”。頭部網紅特別是近期小楊哥的翻車事故,也同樣是類似問題的一種爆發。
張大奕自身的故事和“事故”,已經讓其難以繼續通過網紅直播帶貨模式走下去,選擇關店來淡出現有賽道,或許也是一種壯士斷腕,爲找到屬於自己的新賽道收縮戰線、積蓄力量。
同時,網紅開店模式本身依賴於粉絲經濟,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新平臺的不斷湧現,消費者的注意力和購買習慣也在不斷變化。對於像張大奕這樣的早期網紅來說,要重新吸引新一代年輕消費者,可能需要更多的創新和適應市場的努力。
但無論如何,在經濟下行、消費者購買決策更加謹慎的當下,平衡好成本和利潤,才能更穩健活下去。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