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力 編輯/徐喆)近日,重慶的啄木鳥維修國際有限公司(Woodpecker International INC,以下簡稱“啄木鳥維修”)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這是繼其於2024年1月29日首次遞表失效後的再一次嘗試。
自2014年成立以來,這家家庭維修平臺迅速發展,其創始人王國偉從一名普通的維修工人起步,逐步將公司打造成爲國內領先的維修服務平臺。在公司的發展歷程中,啄木鳥維修吸引了衆多投資者的關注,其中包括知名企業家如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和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等。
在啄木鳥維修的股東名單中,明星資本的身影引人注目。姚勁波通過其控制的58同城旗下Dream Landing Holdings Limited和天津五八阡陌,合計持有啄木鳥維修16.42%的股權;而雷軍則通過其控制的蘇州順爲、天津金米等實體,合計持有3.56%的股權。
儘管啄木鳥維修獲得了衆多知名投資者的青睞,但其財務表現並未完全達到預期。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淨利率出現了顯著下降。公司通過服務外包和加盟模式迅速擴大了規模,降低了管理和運營成本,但這也帶來了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部分工程師可能缺乏必要的資質,這影響了維修效果和客戶滿意度。此外,高抽成模式導致維修師傅爲了提高收入而報出高於市場價的費用,這不僅造成了收費不透明,還頻繁引發了價格虛高的問題,使得啄木鳥維修的投訴量不斷上升。
啄木鳥再衝港交所:高毛利與投訴頻發背後的隱憂
近日,啄木鳥維修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啄木鳥維修”)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
實則,這並非啄木鳥維修首次衝刺港交所,此前其於2024年1月29日遞交的招股書已失效,但公司並未放棄上市夢想,再次發起衝擊。啄木鳥維修作爲家庭維修行業的領頭羊,其近年來的業績表現引人關注,然而,伴隨着業績增長的同時,公司也面臨着多方面的挑戰與質疑。
在業績方面,2021年至2024年截至6月30日止6個月,啄木鳥維修實現收入分別爲4.01億元、5.95億元、10.11億元、6.23億元,毛利分別爲3.23億元、4.84億元、8.51億元、5億元。雖營收持續上漲,但上半年公司實現的淨利潤3888.1萬元較於去年同期的4153萬元,出現了6.3%的下滑。
此外,啄木鳥維修的高毛利率和高抽成模式一直存在諸多爭議。招股書顯示,啄木鳥近年來其毛利率均超過80%,公司在訂單上的收入佔訂單支付總金額的約40%。這一抽成比例相較於其他維修平臺如萬師傅、魯班到家等高出兩到三倍。
高抽成模式雖然爲公司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但也引發了衆多消費者的不滿和投訴。同時,由於維修服務種類繁多、品牌龐雜且問題“五花八門”,導致維修服務難以標準化。這使得啄木鳥維修在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方面面臨較大困難。
在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平臺,關於啄木鳥家庭維修的投訴屢見不鮮。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維修價格虛高”“巧立名目亂收費”“維修效果不理想”等方面。
有消費者投訴稱,啄木鳥維修師傅上門維修空調,收費高達360元,而市場上同類服務價格僅爲100-150元。還有消費者反映,師傅上門換一顆螺絲就收了70元。
觀察者網從一位在萬師傅平臺註冊的木工師傅處得知,啄木鳥平臺的抽成較高,很多工人爲了賺取更多收入,不得不報高於市場價的費用或者採取其他手段進行亂收費。
此外,啄木鳥維修在工程師資質管理上也存在漏洞。據悉,啄木鳥採取服務外包或加盟模式,雖然有利於快速做大規模和減少管理和運營成本,但這也導致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招股書顯示,部分工程師在未持有必要資質的情況下,通過啄木鳥平臺承接了低壓電工作業和高空作業等特種作業服務訂單。這不僅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也增加了服務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啄木鳥維修的高毛利率雖然爲其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但也暴露了公司在服務質量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不足。此外公司在銷售和營銷方面的開支佔比較高,而研發投入則相對有限。從過往數據來看,啄木鳥維修的銷售費用也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銷售費用分別爲約1.78億元、2.91億元和4.94億元,佔當年總收入的比重均超過四成。2024年上半年,啄木鳥維修的銷售與營銷成本達2.99億元。
除了消費者投訴頻發外,啄木鳥維修還面臨着多方面的挑戰。一方面,公司業績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每年第三季度的交易額通常最高,而第一季度因農曆新年假期影響而較低。這種季節性波動對公司的經營穩定性構成了一定挑戰。另一方面,啄木鳥維修在數據安全、工程師資質等方面也受到了監管部門的關注。
創始人維修工起家,啄木鳥背後資本雲集
從啄木鳥維修的發展歷程來看,其創始人王國偉從一線維修工人起步,逐步將公司發展成爲國內最大的家庭維修平臺。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1994年王國偉便踏入了維修行業。當時,他高中畢業後來到廣州打工,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瞭解到維修家電的豐厚回報,於是決定投身其中並拜師學藝。隨着家電行業的快速發展,王國偉的業務範圍也不斷擴大,從最初的維修冰箱到後來的家電清洗、安裝等。2004年,王國偉與妹妹在重慶創立了一家從事製冷設備維修及保養的個體工商戶,開始探索全國連鎖運營的模式。
經過十年的發展,王國偉看到了中國家庭維修市場的巨大潛力及數字化轉型趨勢。於是,在2014年,啄木鳥維修正式從重慶起步,並在北京、上海、深圳等重點城市建立了分支機構網絡。公司憑藉線上攬收家庭維修需求、線下分配維修師傅履約的O2O模式,迅速在市場上嶄露頭角。
值得注意的是,啄木鳥維修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大力支持。自成立以來,公司累計融資超過6億元,吸引了包括掌上通、58同城、順爲資本、小米、兩江資本、財信產業基金等在內的多家知名機構和投資人的關注。
2014年,啄木鳥維修完成了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爲掌上通。這筆資金爲公司的前期發展和加速擴張奠定了基礎。隨後,在2017年11月,58同城、順爲資本和小米共同投資約1666萬元,成爲啄木鳥維修的股東。
三年後,公司又從神騏資本、58同城、兩江資本手中拿到8500萬元。2021年8月,啄木鳥維修完成1.2億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58同城、財信產業基金等。2024年1月,公司在建潘集團、奕銘投資、JPND、Astrend等支持下,完成1.96億元的C輪融資。兩個月後,啄木鳥維修又從Trend手中拿到3000萬元,自身的估值也超過17億元。
儘管啄木鳥維修在家庭維修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但競爭依然激烈。當前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衆多,包括萬師傅、魯班到家、91暢修保等新興平臺,以及天鵝到家、輕喜到家等提供清潔、保姆服務的平臺。
萬師傅成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深圳。該公司提供家居售後服務解決方案,包括配送、安裝、維修、返修等一站式服務。萬師傅通過整合全國的專業師傅資源,爲家居電商企業、物流服務商、線下家居銷售商等B端用戶提供家居售後解決方案。目前,萬師傅已覆蓋全國家居服務商超180萬,累計服務次數超7000萬次。
魯班到家則成立於2015年,同樣位於深圳。該公司專注於家居售後“最後一公里”服務,致力於爲全國用戶提供傢俱、衛浴、燈具、智能家居等全品類家居建材產品的配送、安裝、維修一站式售後服務。魯班到家通過整合全國超180萬專業師傅資源,構建起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爲家居企業、電商平臺、物流公司等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家居售後服務解決方案。
當前來看,啄木鳥維修在服務網絡和技術創新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這爲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然而,高昂的服務價格、服務質量的波動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季節性波動等因素,也給公司的持續發展帶來了挑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